3)第1200章:东欧乱战_明末黑太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人口不多的情况下,想要大幅度提升国力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瑞典在北欧立足,除了拥有一支骁勇善战的军队之外,再就是联合法国与明帝国。

  通过这两个盟友,或者说靠山的帮助,来夯实自己在北欧的地位。

  明帝国的实力伸展到波罗的海,就已经算是扩张到极限了。

  虽然卡尔十一世认为这很有可能是个隐患,但为了不得罪这个世界上最强大的帝国,也只能同意对方的要求。

  明帝国是帝国,瑞典的全称是瑞典帝国。

  人家是帝国,自己这个帝国相比之下就有些……

  不过凡事也有好的一面,随着明帝国的舰船频繁出现在波罗的海,瑞典也就有了抛开可恶的中间商,与厂家商谈价格的机会了。

  不管是军用武器还是珉用商品,跟明帝国直接商量的价钱,肯定比从中间商那里采购要划算得多。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毫无疑问,这是一步妙棋。

  别的不说,随着一堆先进武器的装备,瑞典军队的战斗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单位时间里输出火力几乎是之前的两三倍。

  加上自行仿造的迫击炮与单兵盔甲,十万瑞军的战斗力就等同于此前的二十万,甚至三十万。

  在一六七五年秋季之前,卡尔十一世便已经把此前失去的土地全都夺回来了。

  听说阿列克谢一世打算投奔波立国王维希尼奥维茨基,卡尔十一世觉得这已经是前者唯一的出路了。

  当初就不应该惦记东方的土地,因为那是明帝国的地盘,这便是与世界霸主交战的下场。

  如果明帝国有意联手本国消灭波立,那也不是可能的事情,无非是时间多一些罢了

  凭借先进的武器装备,卡尔十一世认为明瑞联军在陆地上可以轻松击败波俄部队。

  实际上,就算维希尼奥维茨基想与阿列克谢一世联合起来,也是一支名不符实的波俄部队了。

  在前年冬天,驻扎在察里津,打算南下收复失地的奥布霍夫的部队,便遭到了北上的清军的围攻。

  奥布霍夫手里只有五万人,而来犯的清军的兵力却高达十五万以上。

  尽管俄军擅长冬季作战,但清军却更加擅长,尤其是野战更胜对方一筹。

  在出击的两万人就回来五千左右之后,奥布霍夫便只得下令固守察里津。

  他也不敢向沙皇禀报战败的事情,只能等自己扭转战局之后,才能将捷报送往莫斯科。

  但在开春之后,这种被动的局面并未得到根本缓解,反而有些愈加被动。

  阿玉奇汗、拉辛、额林沁罗卜藏、楚库尔乌巴什的人马已经从四个方向,在外围形成了包围圈。

  内层包围圈则是由八个旗的汉军来负责,同时提供炮火支援。

  多尔衮亲自在前线督战,各部自然不敢怠慢,皆是全力以赴。

  清军已经做好了长期围困察里津的打算,因为

  请收藏:https://m.637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