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六十三章 席地而坐的皇上_大明:我能翻阅华夏图书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而今的大明,虽然在朱由检的强势影响之下已经有了显著的改变,但是整体百姓的待遇并未比之前提高多少。

  只能说恰逢战乱,百姓的生理需求也在随之降低。

  从原本的安居乐业,家家户户都能过上好日子。

  逐渐变成了,只要不饿肚子,每天能够有一份果腹的粮食就足矣。

  可这是百姓,那大明的官员呢?

  那些贪官污吏就真的被朱由检除干除净了吗?

  不可能。

  眼下自己看见的是工匠,并且还是大明眼下待遇最好的兵器总局的工匠,可在外面还有多少这样的匠户,还有多少这样的百姓。

  还在过着拼命干活却还不能养家糊口的日子,还在过着每天都要遭受底层贪官盘剥的日子。

  实际上,若是真的说到治理贪官的问题上,就不得不说到朱由检自己身上,准确地说要说到这老朱家的身上。

  自洪武年间开国以来,大明官员的俸禄一直都很低,低到什么程度。

  若是朝堂之上的高官还好,那些真正的地方官员的收入其实是很低的,虽然表面上看起来一年也有几十两银子。

  可实际上到手还能有多少呢?

  其实已经没有多少了,因为一直以来大明官员的俸禄发放制度都是极为混乱的。

  货币制度的不断变化,让宝钞,禄米,调料,布匹等各种各样的物资汇聚在一起,共同冲抵成为了大部分官员每年拿到手的俸禄。

  而这其中混乱的俸禄构成部分,就被称之为折色。

  冲抵的物品价格往往还要经历各层官员的层层加码,当银子从户部国库大门出去的那一刻起,就有无数双眼睛盯着这份发给基层官员的养家钱。

  到崇祯之前的永乐朝,宝钞的逐渐泛滥更是直接掀开了那层名为折色的遮羞布。

  直接活生生的开启了明抢模式,只管发不管收的宝钞,还不如擦屁股的废纸,毕竟后者还不如宝钞那般硬朗。

  软乎一些,也不至于刮伤。

  要是官员如此也就算了,关键的是那些为朝廷工作的匠户也是如此,他们一样要接受宝钞、折色的冲击。

  给他们本就不多的收入再来一次雪上加霜。

  朱由检锁紧眉头想了很多,一直到队列逐渐往前,他才意识到眼下兵器总局已经开饭了。

  刚才宽慰的话在兵器总局的匠人们耳中还是效果不大,毕竟相比于外界,他们依旧是幸运的。

  开饭的时候很有秩序,并没有一拥而上,而是组成数个整齐的队列缓慢向前移动。

  刚开始的时候还有专人负责在队列中维持秩序,当所有人发现只要自己想吃,都可以打到足够多的饭菜的时候。

  也就没人再去整什么争抢了。

  锅里的米饭富而有余,队列的前进速度很快,负责打饭的是由十几个勤快妇人组成的集成厨房。

  手快且不抖,一人一碗白白净净的大米饭,压的

  请收藏:https://m.637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