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百三十章 四处乱入谢子华_大明:我能翻阅华夏图书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怎么还能差点呢?这不就是皇上说的透明玻璃吗?”一位工部的官员出声反驳道。

  谁料那皇家科学院的研究员往前走了几步,从王毅思手中接过那透明色的玻璃杯,开口向众人解释道。

  “这玻璃杯尽管已经达到了皇上所说的通体透明,但是诸位大人们有没有注意到,这玻璃杯之中还有大量的气泡以及不少的杂质..”

  “更为关键的是这玻璃杯,肉眼看来自然是透明的,可要是由我来看....对着太阳的时候,它通体就是在发黄!”

  这一番话,如同将众人从幻想拉入了现实一般。

  但是并未有人气馁,反而纷纷说道。

  “第一次就能生产出这么好看的玻璃杯!兵器总局的诸位大人们近日恐怕没少费心啊..”

  “是啊..是啊!”

  这个玻璃杯经过众人围观之后,便被等候在不远处的一位太监用明黄色的丝绸包裹后带走了。

  众人也都清楚。

  皇上也在等待这场试验的结果呢..

  ..玻璃杯送入宫内后。

  朱由检拿在手中仔细端详。

  玻璃杯中如果细致的用肉眼观察,还是有着不少的气泡和杂质,但是尽管这样能够在大明成功生产出这样的玻璃制品。

  也足以能够看得出,所有参与生产的大明司局部门的官员们都是下了一番功夫去研究的,毕竟停留在纸面上的都是理论。

  只有真正吃透,能够生产出来,。

  才能够称之为技术。

  在手中把玩片刻,朱由检重新将玻璃杯放了下来,毕竟充斥着大量气泡的玻璃杯从本质上来说其实还是一个易碎品。

  作为大明第一个正经的工业玻璃制品。

  还是有点纪念意义的,朱由检也不想直接将其整坏了。

  而另外的,朱由检突然想到,这样的一个玻璃杯,如果拿到民间的市场上进行售卖,到底得卖出什么样的价格。

  恐怕不会便宜..

  其实这个时代已经有了无色玻璃,但是生产他们的却不是大明,而是远在欧洲的意大利威尼斯的玻璃作坊之中。

  这种无色玻璃不仅仅是块头小,而且纯净度也不高。

  何况这样的易碎品,也不会有商船愚蠢到将其漂洋过海的长途运输,毕竟这样的无色玻璃就算是在意大利。

  同样是个稀罕物,也就是说其在欧洲就已经是价格不菲的奢侈品。

  但如今,却不同了。

  大明的玻璃一旦成功进入到大规模工业化生产的程度。

  不断降低的生产成本和庞大的玻璃制品产量估计会让不少人愿意将这种来自东方的玻璃制品重新装载在商船上。

  重新漂洋过海,重新带回欧洲售卖。

  而大明呢?

  朱由检仿佛看见了银子在向自己招手。

  而在兵器总局的院内。

  大量的官员依旧在这里不愿意离去,毕竟最终试验还是没有完全结束。

  毕竟他们还没有得到一个真

  请收藏:https://m.637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