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十一章 调查盐务,皇家生意_大明:我能翻阅华夏图书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京师,清晨。

  数十匹快马之上,锦衣卫与东厂厂卫协同办案。

  奔赴江南。

  大明当务之急就是钱,而这钱从何来,朱由检已经逐渐摸索出了答案,但眼下虽说抄了京师官员的家。

  可这官员终究是要有个去处的,不可能一味的在皇城诏狱中待着。

  于是朱由检与魏忠贤深夜商量之后,还是决定将这些鱼肉百姓的官员们重新起用,但为了避免回到江南闹事。

  那么就先得去江南造势。

  之前一亿三千万两白银与大明王朝每年基础财政收入一对比,几乎是七八年的财政税收。

  但这韭菜割完一茬,总不可能不继续割了。

  那就得给他们找个好去处,让他们源源不断的给大明继续创造收入。

  于是。

  朱由检就想到了一个关键因素。

  盐税。

  盐作为封建农耕王朝时期,最重要的战略物资之一,其地位一直是极其高的,历朝历代无不死死的把握在皇家手中。

  毕竟,人总归是要吃盐的,且不说一道菜肴若是没有盐,无论厨师的技艺如何高超,食客都会觉得索然无味。

  更关键的是,盐作为人体所不可或缺的元素之一,长时间没有盐分摄入,容易患有夜盲症、大脖子病等疾病。

  于是,朱由检派出东厂与锦衣卫,先行一步彻查江南以及沿海地区产盐问题。

  自打进入明末以来,原本历朝历代所沿用的盐引制度可谓是直接崩坏。

  私盐屡禁不止,内陆利用盐井、盐矿熬煮私盐,若是打击尚且有迹可循。

  而这沿海地区。

  茫茫大海,只需找块日晒充足的海滩,源源不断的海水往盐田内一引,前后不出一个月,大量的私盐就被偷产出来。

  福建省。

  “这...这也太夸张了吧。”

  一名前来打探私盐情况的厂卫已经被眼前海边这连绵不绝的盐田震惊的说不出话来。

  “怪不得这私盐屡禁不止,我等在这看着,这些人手下的动作都没有丝毫放缓的意思,这大片的盐田一次产出恐怕高达数万石。”

  一旁的一名锦衣卫也是愤怒异常,食君之禄,忠君之事。

  可这沿海盐产糜烂的情况,让众人都陷入震惊。

  “记录下来!时间不等人!皇爷还在京城等待你我复命,我们继续往下走!”

  “是!”

  快马加鞭得益于沿途驿道还未崩溃,其实这也是因为这江南自打过了南京、浙江,就进到了大明最为富庶的地区。

  当地工商业极其繁盛,在这种情况下,当地大量的商人也愿意为当地捐资修路,毕竟这也算是扬名立万的好事。

  毕竟路修完,都会在路旁立下石碑,铭刻上此路于何年何月,在哪个老爷的捐资之下,修建起来..巴拉巴拉的叙述一通。

  一边方便做生意的马车通行,一方面此举与捐资助学一般,都被江南那些士绅认为是积德行善之举。

  请收藏:https://m.637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