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九百七十八章 大唐关中十八陵_花瓶跟她的豪门前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严明、亲贤疏宵’十六个字。治天下无外乎‘听取谏言、布施仁政、禁事奢靡、轻徭薄赋’十六个字。

  紧接着,后面写的是如何挖出宝藏,如何起兵造反,如何网罗人才,如何领兵打仗、如何治国谋略、如何玩弄帝王权术…

  石小凡是越看越惊,他惊讶的不是这批宝藏,而是李世民的雄才伟略。难怪李世民开创贞观盛世,名垂青史。

  这样的皇帝这简直就是一本造反起家史加上一本治国经略史啊,事不宜迟,石小凡招呼狗腿子:“备车!”

  旺财吓了一跳:“小公爷,咱们这就去挖宝么?”

  “挖你妹的宝,入宫!”石小凡给了他一脚。

  天宫文德殿,舒服啊舒服,一下轿,赵祯进了文德殿就感觉热浪铺面。铺设的暖气片在蒸汽锅炉的压力下,热水经过暖气片管道,使得整个大厅温暖如春。

  在这里,没有炭火炉的污染,虽然说是木炭烧起来看不见烟。可是看不见烟并不等于没有烟,烧木炭一来价格昂贵,而来时冷时热的也不方便。哪有这暖气片一直恒温且无污染来的舒服,还不用每天派人看管。

  曹皇后微微一笑道:“陛下,这屋子可当真是如人间仙境一般啊。”

  赵祯尚未搭话,后面太监来报了:“陛下,驸马爷求见。”

  赵祯一愣:“朕还没坐下喝口茶,前脚刚回来他就要求见。定然是为了西山玻璃厂吧,告诉他,朕忙着呢,不见。”

  太监不敢再说,施了一礼退了下去。

  宫女端上来茶叶,赵祯端起茶杯刚要喝,那太监又走进来了,赵祯皱了皱眉头,这败家子还真是阴魂不散啊。

  他刚要放下茶杯动怒,那太监抢先道:“回陛下,驸马爷说,他依然找到了。”

  这事需要保密的,石小凡没说找到了什么,只说是找到了。赵祯和曹皇后还有身边的陈琳是大吃一惊,这败家子,这么快?

  “快,让他进来。”

  石小凡晃晃悠悠,面带笑容的来了。陈琳一摆手,几个宫女太监退了下去。

  “大喜,大喜啊陛下!”石小凡得意洋洋的摸出藏宝图:“臣找到了。”

  赵祯眼睛亮了起来:“快拿给朕看看。”

  陈琳过去,把藏宝图递上去,赵祯看到这图和石小凡的感触一样:“大唐太祖皇帝雄才伟略,当真是让人敬仰。朕是自愧不如,小凡,这批宝藏你怎么看?”

  “陛下,还是您来决定吧。”石小凡施了一礼。

  赵祯想了想,点点头:“朕想去看看。”

  “挖么?”石小凡问。

  “朕还没决定好,先去看看吧。不过不能说是去挖宝藏,就说、嗯,就说是朕要去祭奠大唐关中十八陵,让人准备一下。”

  一个当今皇帝,去拜祭前朝帝王陵寝。这事历朝历代的皇帝都干过,这是笼络人心之举。

  朱元璋在1368年推翻元朝,以后提及‘胡元制主’的时候,深带着汉人民族主义的情绪,可是却又将元世祖忽必烈的牌位,供奉在列代帝王庙内,与汉唐宋创业之主并列,一同祭祀。”

  朱元璋为什么这么做,也是为了笼络人心,彰显自己皇权的正统性。不过当朝皇帝祭祀的,都是前朝开国皇帝,一般祭文都写着你太祖太宗是个好皇帝,奈何你的子孙是无道昏君。我只是顺应天命,以推翻昏君拯救黎民云云。

  据《明太祖实录》,朱元璋给忽必烈做的祭文是:“惟神昔自朔土来主中国,治安之盛,生养之繁功,被人民者矣。夫何传及后世,不遵前训,怠政致乱,天下云扰,莫能拯救。元璋本元之农民,遭时多艰悯黎,于涂炭建义聚兵,图以保全生灵。。。今念历代帝王开基创业有功德于民者,乃于京师肇新庙宇列序圣像,每岁祀以春秋仲月,永为常典,礼奠之初,谨奉牲醴致祭,伏唯神鉴尚享。”翻译成白话文,大意就是,“始祖是个好皇帝,无奈子孙不肖,尤其是元十三世,不听祖训,严重背逆了最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我朱元璋不忍心让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就替天行道,把他给灭了。。。”

  喜欢宋朝败家子请大家收藏:宋朝败家子更新速度最快。

  请收藏:https://m.637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