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百二十二章 袁平生_封神之灶王爷奋斗史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觉得师兄这么做自有他的道理,反正两个人游历九州也没有固定的目标,就算在这里待上一段时间也没什么。

  杨婵对于农家的学问接触不多,主要是农家弟子务实,不像其他学派那般游走各国,宣扬所学,声势闹得都比较大,甚至还会经常接触那些达官显贵以及各国国君。

  齐元跟杨婵不同,他对于农家了解的更多一些,对于这些一心为底层百姓做事的农家弟子也颇为佩服。

  农家代表的是下层百姓。

  虽然在常人看来,农家弟子跟普通百姓一样,都是种地而已,但实际上农家弟子所学极为复杂。

  他们不追求高官厚禄,也不提倡无为而治,而是切实的研究有关于耕种的一切问题,将对庄稼威胁最大的水灾、旱灾、风雾雪霜、疾病、虫灾合称为五害。

  他们会亲自开辟荒地种植庄稼,探索如何才能让庄稼长势更好,产出更多的粮食,还会改造农具,让百姓在务农之时更加便利。

  他们还懂得上应天时,观察阳光、雨水、四季更替的节律,了解风霜雨雪发生的规律用来划分农时。

  这些,都需要长年累月的积累经验才能完成。

  就是因为农家弟子务实的作风,以及确实给老百姓带去了实惠,所以他们不但在底层百姓之间有着极大的影响力,对于各国高层,同样也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因此还吸引了许多人追随,甚至就连声势极盛的儒家,都有弟子抛弃儒学而拜入农家,只因为他们切实的为百姓做事。

  袁平生听到齐元竟然对于耕种也有了解,顿时兴趣大起,而后两个人就站在田间地头上交谈了起来。

  其实关于种植庄稼,不管是理论知识,还是实际操作,齐元都远不如袁平生。

  不过他前世因为非常敬佩袁老爷子,所以曾特意科普过这方面的一些知识。

  虽然也只是大致的看上几眼,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真正让他来,他也是两眼一抹黑,不过毕竟也算是懂一些理念。

  再加上数百年前天庭开辟灵田,召集灵植夫种植灵米五谷等物,他还为此操过不少心,也有一些经验,所以此刻交谈起来,却也说的头头是道。

  袁平生从他的话语之中就能听得出,这位应该是理论知识多于实践,不过他并没有丝毫小觑对方,反而给与其极高的尊重。

  因为,齐元提出的一些建议让他感到眼前一亮,颇有些心动的感觉。

  比如说如何优选种子,开发复合犁提高耕作效率,还有开凿渠道,提高灌溉能力等等。

  最为让他震惊的,则是齐元提出的一种培养优良种子的方法。

  普通的粮种大都籽粒小,产量低,很难提高产量。

  但每块地里总有几棵长势比较好的粮食,他建议袁平生将这些颗粒饱满长势良好的粮食收集起来做为粮种,然后一代代的培育

  请收藏:https://m.637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