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七百一十二章 殿中_楚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是夺得寿、霍等地,棠邑水军防区扩大延伸到淮河中上游流域,棠邑水军的战卒加船工水手,长期以来也就保持一万人左右。

  赤山会向盐铁转运使司报备的船工水手,最早时是四千余人,连年有所增加,但年前正式报备的人数是七千九百余人,另外还额外有八百人规模的武装护卫。

  辰州危机时,赤山会往沅江上游也仅集结四千多人马,就是那一次御史台就有官员屡次上书弹劾,担心赤山会势力滋大、尾壮难制。

  左右五牙军水师覆灭之后,中枢在诸方牵制下,都没能重建水师力量,宫变之后,织造局武备所属的一部分水军力量,也被吕轻侠裹挟而走。

  不过,除右龙武军编有较大规模的水营外,淮东将扬泰两州移交之后,这两地州兵总计编有两千人规模的水营,也都是枢密院调派将领出任扬泰两州的兵马使时接掌。

  再加上池、宣、润、苏的地方州兵水营,朝廷必要时在长江中下游能调动一万四五千人规模的水军战力。

  除此之外,信王杨元演在淮河下游还拥有一支堪称精锐的水军战力,黄化在岳阳也积极推动湖南诸州加强水军的建设。

  这时候,大楚内部诸势力的水军力量,还能算是勉强保持平衡。

  这也是沈漾在当前形势下,退而求其次所能追求达成的目标。

  只是,谁能想象赤山会在数年之间悄然壮大是报备之数的五倍还多?

  棠邑这些年重甲步兵、马步兵规模在不断的扩大,水军却没有相应的扩大,金陵诸人也都信以为真,谁能想象这一切是棠邑有意制造的假象,谁能想象棠邑实际将水军可动员的潜力都隐藏在潜伏在水面之下的赤山会中?

  杨恩、杨致堂、杜崇韬等人也是虎视眈眈的盯住韩道铭,这诸多事,断不是用梁帝病危就能全部解释得通的。

  韩道铭平静的继续说道:“棠邑有明确的证据表明吕轻侠发动宫变之前,曾多次秘密派逆贼姚惜水、周元等人前往淮东联络——吕轻侠发动宫变,旋即就被沈相、寿王爷率众扑灭,以致淮东恶迹未显,但在座诸位就敢拍着胸脯说他对朝廷赤胆忠诚,绝无与蒙兀人勾结的可能?河淮一战,棠邑拼尽全力抵挡虏贼,为君父报仇雪恨,想必诸位也看到信王在楚州坐壁观望,在座诸位能拍着胸膊说河淮战事倘若拖延到现在,信王就没有与蒙兀人勾结起来进攻棠邑的可能?韩谦在这个时候集结赤山会人马,实在是形势太危急,实在是担心梁帝病危的消息传开出去,某些人的野心会按捺不住蠢蠢欲动。京畿有数万精锐护庇,短时间内不需要担心什么,但棠邑不能不忧背腹受敌——”

  这算是什么理由?

  信王从来都不是善茬,大家心里都很清楚,但在宫变之后,信王便交还扬、泰两州

  请收藏:https://m.637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