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8章 上朝如上坟_朱元璋:大孙,求你登基吧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新来的东宫教谕朱雄英倒是听过他。

  此时见得此人。

  亦如印象中的那般,长得一张国字脸。长长的胡须,在这个时代的帅哥标准里头,也算得上是排的上号的。

  只是相对于外貌,朱雄英更加震惊于他的名头。

  这是个流传千古的人物,也是文人中的楷模。

  即便在现代社会当中被众多人误解为傻子。

  甚至在历史的浪花中并没有留下太多笔墨。

  但依然不妨碍他在朱雄英心目当中崇高的地位。

  远远的便看见这个历史上声名显赫的方孝儒,朱雄英快步向前奔过。

  只是脚下一不留神,没注意到宫殿门口有那高高的门槛。

  整个人便直接摔了出去,扑倒在那方孝儒的脚下。

  “哎呦呦,长孙殿下,何须行此大礼?”方孝儒乐的笑开了花,早就听闻长孙殿下尊师重道,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

  一上来便给自己行了个五体投地的大礼。

  “学生见过先生,能得先生教诲,朱雄英三生有幸耶。”朱雄英只好捏着鼻子认了,顺手推舟的说了一句恭敬的话。

  呵呵一笑,捋了捋颌下长须。

  眼前的这个文人,正是历史上大名鼎鼎的方孝儒。

  却见他呵呵一笑。脸上的笑容转瞬即逝。

  飞快的变换着一张严肃的脸,“方某既然教导皇孙,那么长孙殿下从今往后便需得按我的要求来严格执行。”

  此言一出,朱雄英顿时便知道,从今往后,自己怕是没了,好日子过了。只是刚才大礼已经行过,也再没们回退之路。“愿听先生教诲。”

  ……

  ……

  接下来的日子里,朱雄英便很快感受到了封建社会的罪恶。

  本以为朱元璋安排的立殿听政,是无上的荣光。(实际上也确实如此)

  可接下来便痛苦的感受到了,这是多么的疯狂。

  和历史上大多数朝代一般,朱元璋的早朝也可以说是循规蹈矩,极具人性化,甚至为满朝的文武百官设置在生物闹钟时辰左右。

  当每日清晨,你闻到那第一声鸡叫的时候,也就是夜里三四点。

  那么狠遗憾的告诉你,你就要和你的亲爱的被窝说再见了。

  应天府,也就是南京。

  从城南到皇宫,路途最远。

  与其相差不多的城西,也只近个1里左右。(约摸500米。)

  稍微住的远一些的大臣,一般要提前一个时辰左右,便要开始起床洗漱。(一个时辰等于两个小时)

  然而上朝这一这途中也是最艰苦的。

  由于古代生活水平低下。

  这沿路可是没有路灯的。

  别说是城里的夜间道路,就算是长长的宫中御道,在这个时辰看上去也是黑漆漆的一片。

  那些年老体衰的大臣,往往需要挑着灯笼赶路。(年轻的官员,也没几个能有资格爬到金銮殿上上朝。)

  由于道路漆黑,那些眼神不好,手中灯笼光线不明的官

  请收藏:https://m.637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