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七百二十七章 感悟_三国骑砍霸主吕奉先txt下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良以一种令人同情的悲壮方式取死,那次要责任人田豫就要承担更重的责任。

  从道德上来说,马良不堪受辱,为保全体面而死;那田豫你怎么好意思厚颜回江都?

  田纪自己理解马良,但不愿原谅马良;田豫也应该会理解马良,至于是否原谅马良……别人猜不到。

  田豫会怎么想?如果躲过一劫,今后的田豫又会是个什么立场?

  田纪思索此事,只觉得后怕不已。

  自己临阵决机的素养绝对只是二流水准,比不上陆议,也比不上田豫。

  乐观估计,也就跟马良类似。

  可如今自己却空有名将、宿将、悍将的名声,可谓是名闻列国,为天下所知。

  两相对比,自己能成为天下皆知的名将,不是自己多了不起,是自己运气好,身边没有坑。

  颇有自知之明,再看看田豫如今的窘迫处境,怎么不令他感慨世事无常?

  何止是田豫,这些年征战沙场,多少敌国宿将、重将、名将被自己这些人砍翻在地。

  不是这些人不行,也不是自己这些人太强,而是对方那些人里总有些本事不好,运气也不好的人。

  偏偏这种运气不好、本事不好的人能被己方识别出来,针对性布置,才能一举撕开敌人的防线,直接当场打死,一击致命。

  难道对面的主帅不知道那些人的缺点?

  他们很清楚,可又不得不用;典型的如东征之战时的张辽麾下王凌、令狐俊这对甥舅。

  张辽上有魏国的朝政格局强行分配过来的王凌之流,下有农奴兵,这怎么打:吴国也是,上面有一个孙权,下面又是无法凝聚成一股绳的松散军制。

  再算上现在的马良、田豫,怎么看,都有一种不好总结的规律在其中……外行干扰内行的现象太普遍了。

  要考虑政治因素,所以军队里掺沙子就成了一种必然。

  而己方正极力控制这种趋势,自己是征北将军,那就是个单纯的将军,不再兼任南阳郡守。

  到目前为止,北府的将军们依旧是将军,战时曾短暂接管地方,梳理干净后就不再兼管地方政务。

  唯一例外就是兼任关中都督的姜良,也只是名义兼任罢了。

  己方的指挥结构,从来没有被政治、人为因素干扰、破坏过。

  唯一有机会破坏过的是孟达,田信处置办法是让他的儿子孟兴接过军权,把孟达摘出作战序列。

  后来先帝委派彭羕当护军,田信又指派彭羕这个益州名士去搜集故事,编撰《北府战纪》。

  从始至终,统兵权、练兵权、指挥权都握在同一批人里,彼此熟悉、信任,这才有了种种神奇战绩。

  能击败一个优秀将军及其麾下精锐的,是遍布全身、形成防御缺口的同僚、友军,以及粮秣后勤。

  而这些缺点,皆系国家、庙堂平衡考虑……军权也是要平衡的,哪怕会摔一跤,也要维持各方面的均衡。

  均衡,就是稳定,追求稳定,是为了更好的生存,这应该就是政治。

  均衡打破,就如高楼倾塌,整体不复存在。

  为了整体存在,制衡各方就成了必然。

  这意味着,魏军从完成篡汉的那一刻开始,整体战斗力就开始下滑,原因就在于制衡。

  己方要避免魏军的覆辙,那就要更稳妥的选择时机。

  田纪一瞬间的感悟,驱散了马良、田豫事件带来的阴霾。

  心中残存的那点急躁、迫切,也渐渐消退,整个人的气度仿佛经历了一场洗练。

  马良、田豫这样的战败……一定要避免。

  最好混一辈子,以绝世名将的身份下葬,盖棺定论。

  做一个欺世盗名的人,做一个名垂青史的人。

  请收藏:https://m.637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