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71章 以下反上,五代传统,怎么破?(2)_唐末大军阀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达帝命职事。可是在后梁时期所设的崇政院,又于后唐时期则更名为枢密院,而五代后三朝期间经改政权限时大时小,直到周末宋初时节?对节制武人跋扈的确也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李天衢则是打算在自己的势力壮大到一定的规模之时,便让这个军事机构提前些年份问世。

  当然宋朝时期以文抑武、强干弱枝那一套军制放眼到现在这等时局下?也都不宜采用。可是若是设立枢密院总掌内外牙军招募、阅试、迁补、屯戍、赏罚之事?掌控调发更戍发兵符的权限,如此也是最大程度的防患于未然。

  然而宋太祖赵匡胤吸取唐末乃至五代藩镇割据、军阀频反的惨重教训?而终结五代乱世,便立刻着手于削除武将兵权之前?实则也是沾了他昔日的君主柴荣的光。因为后周时期的军政已具备约束军队的先决条件?由五代第一明君柴荣整顿军纪、改革军政?一口气诛杀了七十多个军中关系盘根错节的宿将,仍在五代时期便一举扭转了军人专权的弊政,于是乎按史书所载:

  自是骄将惰卒始知所惧,不行姑息之政矣。

  当然了?柴荣再是英明神武?却没有预料到唐末到五代末朝武人跋扈的传统,虽然由他改革军制隐患已渐渐消弭,但因为他英年早逝,而致使五代十国最后一次拥兵自重的大将篡位称帝?却是他重用的赵匡胤坑到了自己遗留下的孤儿寡母身上......

  所以打算设立的枢密院权限,乃至己方设立的军制倾向于宋朝还是后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道理也自然懂得,李天衢心知期间的尺度自己务必要拿捏的精细。这也的确能进一步强化中央集权,使得君主能直接掌握军旅建置、调动与指挥大权。

  如此按戚家军选练士卒之法而组建直接听命于自己的牙军,是眼下应做的工作,至于开始计划设立枢密院,则是长久之计。

  霍存遂奉命专心操练部曲、扩充诸营事宜。李天衢又授意让他从应募的新兵当中再择选五百相对强壮的军汉,届时调拨由新近来投,前番管城防御战事当中也已立下功勋的王重师统领,另行组建起一支军旅号曰长剑军。

  毕竟按唐朝最能打的时期,诸军按其职能分弓弩、驻队、战锋、马军、跳荡奇兵等,由身披重甲、手绰大剑的锐士做为偏师一排排往前奋进,绞杀敌军也能起到奇效。王重师剑术冠绝于世,由他统领这拨部曲传授军中实用的剑技自是行家里手,虽然眼下兵力不多,但以凭王重师的本事以后逐步扩充,应也能成为一支在杀阵上起到奇效的精锐步军。

  然而南面尚有秦宗权那个魔头,他当然也不会留给李天衢安稳治政发展,乃至演练操习新近招募的士兵而能投身战场的时间。整顿操练新兵,着手选练编制事宜这才不过半个月的光景,便已有宣武军朱温方面派遣来的快马日夜兼程,拜见李天衢时便立刻疾声报道:“李节帅,秦贼果然亲自统领大军侵犯我宣武军,按先前与我家主公军议定夺,还望节帅速速发兵,集结藩镇联合兵马,以抗御秦贼侵攻!”

  这个时候,也仍须出兵驰援,去与朱温联手...到底秦宗权那畜生肆虐造恶的时日已是太久了,而今番若是战事顺利,应该也能重挫反军。自此战略局势上转守为攻,不但可以图谋一举铲除那极恶祸首,我军也才会争取到对外扩张的机会......

  李天衢心中念罢,也立刻点头应允。在义成军方面安顿新蓦的军卒,并大举调兵遣将的同时,蔡州方面,大批举着各式各样伪齐军旗号的散乱军马,从南向北,进入了宣武军藩镇领地。

  蔓延至一眼望不到边际的秦宗权所部大军,也开始展开两翼朝着汴州的方向席卷而去,眺望那漫山遍野的反军,虽然阵容散乱不堪,可是却气势汹汹的不断侵袭挺进,就像以往那般,就如同成群的食人蚁,不但是沿途经过的县坊坞寨,乃至生灵血肉瞬间便要被淹没吞噬。

  而除了由秦宗权亲自统领得兵马,也另有一路军旅沿宣武军东面北上侵袭,进军的方向,也正要阻扼住李天衢挥军赶赴汴州开封与朱温会师的道路......

  请收藏:https://m.637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