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312 大皇子、二皇子,派系之争_唐末大军阀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然也已摒弃了契丹“以其尸置于山树上,经三年后,乃收其骨而焚之”旧俗,而糅合了一定汉家皇室丧葬的习惯,要为逝者兴建寝陵。只不过面对自己父母的去世,而眼下如若哭泣的契丹人,也仍会被视为懦弱的举动。

  所以对于耶律德光、耶律李胡来说,承受丧父之痛,眼下却又无法发泄满腔的哀怨...使得他们的面孔狰狞扭曲,便如暴躁的凶兽一般,仿佛随时都有可能暴起伤人

  主持丧葬的那个萨满大觋,眼见其古怪祭祀的动作已趋于尾声...在场众多契丹臣子面色沉重,而其中有大多人低垂着头颅,实则心里也都是相同的想法:

  如今天皇帝驾崩,我契丹还正值危难之时,也须尽快议定拥立新君才是...可继承帝位的,将会是大皇子耶律倍?还是二皇子耶律德光?

  在契丹众臣看来,耶律阿保机的第三子耶律李胡眼下还不过十几岁的年纪,而且为人残暴鲁莽,虽然得他母后述律平的宠爱,却向来也不受其父皇阿保机的待见...更兼如今契丹国情形势险恶,也决计不能让耶律李胡再继位来祸害他老子的江山社稷,所以契丹宗室贵胄、文武官员也都忽略掉了三皇子这个选项。

  那么新君的人选,便将从大皇子、二皇子当中选出一个的话

  按在场契丹众臣看想来,国主耶律阿保机的长子耶律倍,比起他那二弟耶律德光要大出三岁,而自幼聪颖好学,也深得耶律阿保机的喜爱与器重。而他年仅十八岁时,便由其父立为皇太子,实际上已具备契丹国皇位继承人的身份。

  而耶律倍为契丹吞并渤海国出力甚多,按耶律阿保机取天、地、人三才之寓意,他与妻室述律平为天皇帝、地皇后,而又册封皇太子为人皇王,兼为渤海国主,赐予天子冠冕。实际上也就确认了耶律倍在契丹位于其父母之下,但是却凌驾于万众之上的地位

  所以眼下耶律倍虽然远在后世黑龙江省地界坐镇东丹国忽汗城,述律平却又是有意要即刻举办耶律阿保机的葬礼,也使得她长子赶不及来参赴父皇的丧葬仪式...但是耶律倍在契丹国内的呼声甚高,在临潢府西楼这边,也仍有众多支持他的臣僚。

  然而关于耶律倍继承帝位,其中的变数则是...他虽是文武全才,非但善于骑射和谋略,而且才识出众,文化修养很高。但耶律倍博学多才的方面,却体现在他熟识汉家阴阳、音律、历法、医药、书画...等诸多方面。这在很多契丹贵胄看来,大皇子痴迷汉学,就好似入了魔怔一般,而且作为汉化程度最高的皇子,耶律倍主张摒弃契丹国体,举国全盘汉化,什么胡汉分治,就是以汉治胡、以汉治治,直接确立以汉学儒家为治国之术,这也深深地犯了他母后述律

  请收藏:https://m.637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