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150 策应入关?请君入瓮_唐末大军阀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能铲除这个一直意图收复河东,而袭扰我朝北境的威胁...李天衢心中念罢,便招呼张骁附耳过来,又是一番言语交代了下去......

  ※※※※※※※※※※※※※※※※※

  云中代北,大同军节度北境关隘再往二十余里处的草原上...入夜时分,天空繁星点点,浩瀚银河在夜幕中铺开。星光之下,野草随着微风吹过起伏不定,隐隐约约的,也能望见不少人马就隐藏在长得老高的草丛当中。

  李嗣源就如同尊石雕一般盘膝安坐,他脸上皱纹沟壑遍布,与一个终年在塞外受风吹日晒的长者也没有什么分别...李嗣源深沉的目光朝着远处眺望过去,怔然出神,比起当年毅然决然的招聚后唐余部兵马出走塞北,如今的他神情麻木,眼眸深处也多了几分迷茫之色。

  未过多时,李嗣源隐隐的听见有一阵蹄声传入耳中,便立刻站起身来,又眯着双眼向南面眺目远望。他的心腹安重诲也疾步赶至,沉声报道:

  “主上,安重霸到了......”

  谷玒

  陆续又有无数黑点从草丛中蹿出身来,李嗣源与接受魏朝收编的后唐降将搭上了线,暗中已经过几次接触,也终于到了联手举事的要紧时刻...李嗣源尽可能直起身板,瞧着十余骑疾驰而来,其中本来归降于魏朝,如今的身份则是大同军牙将的安重进策马于前,他突然一勒缰绳,滚鞍落马,又疾步赶至李嗣源面前,便施礼拜道:

  “末将安重进...拜见主上。”

  李嗣源驱步上前,伸手托住安重进的双臂将他扶起,又连忙问道:

  “安将军已是第二次暗中出关与我商议,也当万般小心,只怕也容易使得魏军疑心...这次前来,可曾确定没有走漏声息?”

  安重霸闻言嘿嘿一笑,便回复道:

  “主上勿虑,魏朝于云中代北之地设大同军藩镇,那节度使谢彦章也须重用我等熟知地势的降将。末将隐忍至今,好歹也已取信于谢彦章等魏人将领,如今司掌大同北境关隘军务,关卡轮班值守的将官士卒,多是末将的心腹,也都愿追随主上复兴大唐,自也不必疑虑有人会走漏风声。

  当然也有一些部曲并非我河东旧部,待末将接应主上挥军入关时,就突下死手,将他们尽数杀光便是。而主上入关南下,直取大同军治所云中县城,犬子安怀浦也会里应外合,开城门策应主上入城...如此先行收复代北诸地,已是势在必得!”

  “如若能顺利攻取云中城,突袭蔚、朔二州,再往南便是代州治下的雁门关了。而雁门关周围地势峰峦环绕,路狭谷深,地势险要,也着实难以攻破...只怕也很难再深入河东腹地,而一举夺回太原晋阳......”

  李嗣源闻言先是点了点头,旋即却长叹了一口气,又沉声言道:

  “即便我军先取云州,再复夺蔚、朔两处州府,但是魏朝闻知北境失守,必然会集结大军来攻。以我军的处境而言,也必然会将面临旷日持久的苦战......”

  安重进眼见李嗣源有些犹疑,他又往前迈了两步,继而劝道:

  “主上,趁着大同军节度使谢彦章至大同西隅亲自检视边关守备,眼下可是机不可失,失不再来啊!何况当年武皇任云中捉守使,而后招聚代北诸军,先行率三万五千骑入关,助唐室讨伐黄巢,收复长安京师功居翘楚,这才得以受册封称霸河东。

  故而云中代北,也正是我沙陀迁入河东的发迹之所。即便暂时多不回故都太原晋阳,可是主上一旦夺下云中,收复失地,想必也能使得众多为势所迫,不得已而归从于魏人的沙陀儿郎生出复兴故国的心思...竭尽所能,促使我唐国降从于魏朝的旧将重振社稷,这不正是主上一直以来所期盼的?

  而且眼下魏朝大举南征,已吞并吴国,又与越国开战,且招致吴越、闽国的警惕...还要稳定时局,一时间无暇北顾,要集结军旅来攻也总要些时日。我等便抓紧时机整顿城防,再不济也可以扫荡尽云州、蔚州、朔州等诸地钱粮财帛,于魏朝军旅合围之前遁入塞外...如此岂不是也能解了主上的燃眉之急?”

  请收藏:https://m.637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