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107 有不肖子孙败家,我何须与你为敌?_唐末大军阀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倒施逆行,遂辞官归闽,便倍受王审知的赏识重用。

  毕竟王潮、王审邦、王审知哥仨转战至福建地界扎根,也属于外来户。所以王审知也务必要争取翁承赞这等“苗根正红”的本地名士鼎力辅佐。

  而翁承赞遂在闽国朝堂中说话很有分量,以他为主的文臣认为魏朝出兵既然名正言顺,就算以后可能会威胁到我闽国。但是如果眼下非要与吴国做拴在一根绳子上的蚂蚱,这便给了魏朝挥师将己方势力给一锅端了的名义...闽国向来不主张对外用兵,那这次何必非要往火坑里面跳?

  与诸国联手抗魏,也无异于一场豪赌...魏朝以后会不会编造理由来攻打闽国还是两说,但如果赌输了,眼下便会有亡国之患。谷搌

  然而邹勇夫、林硕德等闽国将领却认为咱们以往低调归低调,但是魏朝拓张疆域的意向实在太过明显。人家都打到家门口了,那怎么还能一味的被动下去?都说春秋无义战,何况这般时节表现得再是顺从臣服,魏朝便不会来打了?大国吞并自家地盘,要想个借口还不简单,等到周围可以联手的势力相继覆亡,再思量自保之策,那便已经晚了。

  眼见自己的心腹近臣意见相左,却又要争执起来的势头...王审知把手一举,示意各抒己见的将相稍安勿躁,随即他叹声说道:

  “众卿都是为国事着想,孤当然清楚。只是本来我闽国谨事四邻,尽量避免对外用兵,怎奈何仍不免要受战事波及。诚然魏朝兵强马壮,文士如云,武将如雨,与其若是近在咫尺,恐怕也很难一直相安无事下去,

  即便我闽国对魏朝称臣,尽量维系彼此和睦共处的局面。毕竟自家兄转战入闽,官拜泉州刺史以来,迄今以逾三十载...我辈年事已高,也不知这等开创的基业又能延续多久......”

  话说到这,本来满面忧色的王审知忽然想到自己的亲生子嗣,他脸上更似被一层阴霾所笼罩。

  王审知的长子王延翰,形貌与他老子非但十分相似,而且身材高大,皮肤美皙如玉,生得倒是一表人才...如今官居威武军节度副使,兼管内都指挥使、特进检校太傅等要职,自然也是闽王王审知所钦定的王位继承人。

  而且王审知自问对于王延翰管教严厉,期盼其以后能挑起大梁,成为能够守住父辈所打下来的基业,而治国有道的明君。可是自己那个长子虽然自幼被耳提面命的教诲,不但饱读诗书、通晓经史,待父也甚是恭顺...可是王审知却很清楚他这儿子贪图享乐惯了,有朝一日真要是做了一国之主,也很难说会是个贤明的君王。

  更何况除了长子王延翰以外,王审知想到王延钧、王延羲等其他子嗣,都不及他们的父辈搏命打天下时那般过惯了苦日子

  请收藏:https://m.637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