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十一章 十日时代_信息全知者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成为成语,其来源是什么。

  如今开启了信息过去态,他能感知地更精确了,历史记载的每一句话,他都不可能出现误解,可以清晰理解这句话代表了什么事件,以及事件的内容。

  当然,那是理论上,黄极想把遥远过去的事,感知的纤毫毕现,以他现在的信息承受力还做不到。

  最好的方式,其实就是从文物和文化中,追溯遥远过去的事件大略。

  语言文字,是典型的‘传承信息’,现本山海经,是根据明代山海经来的,明代山海经是根据晋代山海经来的,晋代山海经又是根据先秦山海经来的,先秦山海经又是根据禹书山海经来的,禹书山海经则是卒布九州,收集四方邦国零散的图画、传说、文字记录,汇编而成的。

  而那些散碎的图画、传说、文字记录,则是各个邦国代代相传的,直指上古真实发生过的一些事件。

  溯及以往,如果回溯一件物品的全部经历,黄极根本受不了。

  可书本这东西,除了物品信息以外,还有文化信息。

  任何一种语言文字,都包含无比丰富的信息,一个文明所有的文化几乎都在里面。

  整本山海经,在他眼中根本不晦涩,每一个字的真意他都知道。

  这是文化上的追溯,跟这个字是谁写的,谁印刷的,没有关系,那属于物品信息。

  文字本身,就承载着代代相传的事件信息,它可以将一段神话逆演出最早的原型事件。

  以黄极现在的信息承受力,虽不能如亲眼所见般全面,但也能从记载中获知大概。

  黄极没想到,对上古记载最清晰无误,极少胡编乱造的文献,反而是被视为怪力乱神的山海经。

  相比起来,所谓的《尚书》,百分之八十都是空想信息……属于文学艺术作品……

  他想了解上古之事,自然不能去感知空想信息,当然得选择记事信息。

  所以,黄极看了一整天的山海经,每一段字,他都要看好久,短则数十分钟,长则数小时!

  以时间换取信息量,这样可以让他‘单位时间内’所收到的信息冲击较少,了解得更详细。

  就比如西山经中“长留之山,其神白帝少昊居之。其兽皆文尾,其鸟皆文首。是多文玉石。实惟员神磈氏之宫。是神也,主司反景。”这句话,他就看了一个多小时,结合其他文献对于少昊图腾的描述,继而成功画出了‘神少昊’的真实形象。

  黄极说道:“东海之外大壑,少昊之国,少昊儒帝颛顼,弃其琴瑟。有甘山者,生甘渊,甘水出焉。”

  “林立,‘昊’特指太阳神,少昊的含义和‘青阳’差不多,指的是初生的太阳神,朝阳的太阳神。这个神国在东海之外,而住在里面的人,则被称为‘青阳氏’。可在西山经中,少昊却出现在了极西流沙附近的长留山上,成

  请收藏:https://m.637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