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92章 换粮食_农门二姐有空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播种的菜品也多了。

  大白菜、豆角、茄子、辣椒、还有一片韭菜。

  在这些种子里,分别都掺和了末世带来的良种。

  宋梨云也不能确定,在自己空间里搁置十年时间,这些科研人员精心培育的优良品种已经过期,还不能再次发芽生长。

  没有恒温器,火墙每天二十四小时需要人看管着。

  没有加湿器,暖棚每天两次用笤帚撒水降温保湿。

  这些活又脏又累又不能离人,都是宋樟平跟韩明在干。

  往镇里送橡子豆腐的事,就落在宋梨云身上。

  从搭建好暖棚开始,进入腊月的碎金镇就连续几天下大雪。

  一夜大雪纷飞,屋檐已经堆上尺深的积雪。

  宋梨云将一个个盆子端出灶间,放在木犁耙上。

  现在穆老板那里每天都要三盆,今天还要给敬老堂也送一盆。

  她紧了紧衣领袖口正要出门,小安跑过来,:“姐,去!”

  “外面冷,你跟哥哥种地去。”

  小安陪她进过两次镇,今天下雪地滑难行,宋梨云就不让他出门。

  小安没有强求,只咬着唇取下自己的兔毛围脖,踮脚戴在宋梨云的脖子上,低声道:“早、回!”

  “嗯,小安真乖,我给你的图书,你在看吗?”

  小安听到图书,眼睛顿时一亮,点头道:“看!好看!”

  “好,一会姐姐回来,要考你的!”宋梨云笑眯眯道。

  小安一听要考,咬着唇又跑了。

  走出院门,木扒犁在雪地上轻快的滑动。

  今天她出门有些晚,想着老人们等得太久,就先去了敬老堂。

  按照约定,张老翁等几个人早就候在道边,一见到宋梨云过来,有人行礼鞠躬,称着“宋姑娘!”

  也有人提着木抬架迎过来。

  宋梨云先从自己的木扒犁上取一盆橡子豆腐,再放在老人们的抬架上。

  这才对张老翁笑着道:“张老伯,今天多给你们一袋橡子面,我家里粮食也不多,明天我再送干柴过来。”

  张老翁拱手感激:“不妨事,姑娘宅心仁厚,已经是大善大德了。”

  这段时间,宋家不仅送来粮食,还送橡子豆腐,橡子面。

  虽然不多,也已经能让他们的冬天不那么难熬了。

  有人从旁边取出三个大袋子,里面鼓鼓囊囊:“宋姑娘,这是我们剥的橡子。”

  看着袋子,宋梨云惊讶道:“不是说这次的橡子十天剥完吗?”

  这是她给敬老堂安排的活计。

  宋梨云深知,一碗米养出恩人,一斗米养出仇人。

  宋家给敬老堂橡子豆腐和木柴、粮食,都不是白送的。

  宋家两个月前还是走投无路的军户,只是会做橡子豆腐挣钱买粮,没道理就富裕到能白养敬老堂几十个人。

  在第二次送橡子豆腐来时,宋梨云就对张老翁等人提起,能不能帮忙剥橡子壳。

  这些没有机械设备,橡子壳只能凭手开,少量还能自己解决,多了肯定不行。

  才剥一个多月,宋家兄妹三个的手指就伤痕累累。

  她就索性问敬老堂的人愿不愿意帮忙,自己可以用粮食和木柴当工钱。

  张老翁他们闲着也是闲着,见只做这些小事就能得粮食和柴草,自然愿意。

  别人白给的东西总有次数,高兴才给,不高兴就不给。

  还是自己挣来的东西才长久,吃起来也理直气壮些。

  请收藏:https://m.637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