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三十章 东华门唱名_昭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礼部的衙差站在了高处,高声唱道:“今岁常考明经科取九十一人,明州学子于兴焘,中明经,第九十一……”

  这个时候,就是他们这些衙差小赚一笔的时候了,此时学子们多半都还在长安等候放榜,每一次唱名,这些衙差多半都能够从当事人手里拿到一些赏钱。

  除了这些当事人的赏钱之外,这些人中试的消息还会飞快传回故乡,到时候其故乡的衙门,还要赶回他们家乡报喜一次,这又能拿到一些外快。

  礼部第一声唱名之后,东华门外拥挤的人们,就开始议论纷纷了。

  一个一身白衣的年轻学子,听到这声唱名之后,立刻脸色灰败,转头对着身边的同伴叹息道:“今岁明经,竟然只取了九十一人,你我兄弟想要中试,怕是千难万难了……”

  在场之人,不少发出了跟他一样的叹息。

  往年明经科,通常取二百人左右,有时候多了,甚至能取三百人以上,大周开国二百年,很少有哪年明经科人数低于一百的。

  今年就低于了一百,仅有九十一人。

  听到白衣书生的叹息之后,他的同伴也叹了口气,感慨道:“只取九十一人,那今年的明经便比往年的明经值钱一些了,最起码补缺的时候,不至于等上个两三年。”

  两个人对视了一眼,都从彼此的目光之中,看出了一些无奈。

  这两个人,很清楚自己的水平,如果今年的明经在三百人左右,他们还是很有机会中明经的,但是只取不到百人,便很难有他们两个人的机会。

  那礼部的官员唱名不停,很快从九十一名,唱道了红榜最上面的几个人。

  “越州冯石龙,中明经第二名…”

  “苏州陈泾,明经第一名……”

  越州与苏州两地,都是科考大州,每一年的常科,都少不了这两个地方的人。

  终于,念完了红榜,东华门外悬挂的红榜彻底张榜,九十一个人的名字,籍贯,出生日期,所在书院等等信息,统统记录在上。

  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明经科相对进士科来说难度不高,因此榜上有不少承平年间出生的年轻人,最年轻的一个,只有十九岁。

  此时此刻,不少国子监编撰司的“记者”,正挤在东华门最前面,努力把这九十一个人的名字以及其他信息,统统记下来,准备印发在下一期的长安风上。

  念完了红榜之后,那个负责唱名的礼部衙差,看了一眼四周拥堵的人群,咳嗽了一声之后,开口道:“取贡士金榜!”

  这话一出,东华门外立刻安静了下来。

  相比于红榜的明经来说,进士科中试的进士,才是重中之重!

  中明经虽然也能做官,甚至如果本事足够,做到六部尚书,也不是全然不可能,但是相对于进士科的进士来说,明经的身份就要低上不少了。

  朝廷里有个不成

  请收藏:https://m.637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