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29章 收服义渠_长平长平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安君在传达了秦王诏令,停留了三天后离开。司马靳和武安君都介绍说,张禄是华阳君的工曹,是整个施工的主要负责人。泾阳君、高陵君和胡阳没有亲见,不知道张禄的努力;但看在华阳君的面子上,答应为张禄提供治疗和休养。但义渠的形势依然紧张,秦与义渠的对立情绪虽然没有爆发,但也没有消除。他们的心思完全放在如何稳定住义渠的局面,保证义渠再次设县后,不会出现五十年前那样的反叛。这一次,他们决心彻底在义渠实施秦律,按秦国的制度,改造义渠的社会结构。这十分令人疲劳!

  然而,由于道路通畅,咸阳的各级官吏源源而至。而泾阳君和高陵君不久离开了,只留下胡阳,既统领戍卒,又负责文官事务。

  经过严格的户籍登记,义渠共有户约四万。按照秦王的命令,户主均被赐爵一级,为公士。秦人为他们丈量了土地,每人分配了一百五十亩田地,手把手教他们按照严格的程序和标准翻土、播种:种麻,每亩用种子二又三分之二斗;种粟或麦,每亩用种子一斗;种小豆,每亩三分之二斗;大豆,每亩半斗。

  春天不许砍伐山林,不准堵塞水道,不准烧草作为肥料,不准采刚发芽的植物,或捉取幼兽或采鸟蛋,不许设置捕捉鸟兽的陷阱和纲罟。到七月解除禁令。但如果是为了制造棺椁,不受季节限制。禁猎期间,如果百姓的狗进入禁苑,但没有追杀野兽的,不准打死;如追杀野兽的要打死。如果是在保护区内打死的狗,要上缴官府;在其他区域打死的狗,可以吃狗肉,只上缴狗皮。

  每户按所授田数缴税,无论是否耕种。每百亩除缴纳谷物十五石外,还要缴纳秸杆二石、草料三石。

  义渠选出通晓秦文的人,亲赴咸阳,学习法律。他们由秦王派公车接到咸阳,学习三个月,并完整地抄录一份秦律后,再返回义渠,成为义渠县的法律专员,即“令曹”的各级官员,专门负责法律的普及和执行。另外,义渠县还设了吏曹、户曹、金布曹、司空曹、仓曹等一系列官员,按秦制建立了县级行政机关。

  按照秦制,义渠县下设乡,乡下设亭,任命了乡啬夫和亭长,还搭建了草亭和邮驿。各种制度初步建立。

  当机构设立大体完成时,也就到了义渠王下葬的时间。离开了两三个月的泾阳君和高陵君又回来了,和他们一起来的还有穰侯魏冉。他早已完成了设立南阳郡的工作,回到咸阳。

  义渠人在各乡、亭长官的组织下,迅速集中起来,以从未有过的声势,按义渠的仪式,举办了盛大的火葬仪式。一应所需祭品,都从咸阳调集。惟一不同的是,义渠王是在棺椁内被火化的,而不是直接架在柴禾堆上。——没有人觉得这么做有什么不妥!

  目前正值青黄不接的时候。粮食播种下去,但离收获还有几个月时间。魏冉一面将留守的戍卒减少为千人,一面尽可能把各级官吏、县卒的编制征满,这样就可以按律给予口粮。其他人则开放了兵役渠道:只要他们愿意出兵的,国家供给粮食。

  请收藏:https://m.637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