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七十八章 速度频率!昆仑滚石横扫全球的秘密!_科技帝国从高分子材料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巨型显示屏,展示一副轮胎与地面接触时候的物理变化图形,以解释摩擦系数的产生。

  接下来,高原用尽可能简洁的语言,解释了抓地力之所以产生的两大数学模型,压坑效应模型,和分子粘附模型。

  “我去!好复杂的数学模型啊。”

  “发生了什么?我是谁?我在哪?”

  “才上初中的我现在一脸懵逼…”

  “夭寿啦,仿佛当年学习线性代数的噩梦重现!”

  弹幕里一片哀嚎,大家都想知道滚石轮胎厉害的原因,但万万没想到,居然被高原上了一堂深奥无比的数学课。

  “橡胶其实有两种形态,你们可以试着摸一摸轮胎表面,是不是很硬?那是橡胶的玻璃态。”

  “而真正橡胶态其实是一种非常粘稠的液体,当工人从橡胶树里取出原胶的时候,它的状态更像糖浆,玻璃态是后期经过硫化加工的结果。”

  “如此一来问题就简单了,给轮胎加热,就会得到玻璃态和橡胶态中间形态,粘弹态。”

  “顾名思义,粘弹态就是即有粘性又有弹性的意思,在这种状态下,轮胎抓地力是最强的,弹性也是最强的。”

  “如果你们看过F1赛车的话,就会发现,当赛车出发前,轮胎上有厚厚一层胎衣,为的就是给轮胎保温,而温度正是传统轮胎达到粘弹态的方式。”

  “我们的滚石轮胎是全固态的,内部有着密密麻麻的蜂巢结构,这就导致了一种特殊现象,叫做超频波。”

  “车速越高,超频波就越高,轮胎的粘弹特性就越强烈,抓地力越牢固。”

  “简答来说呢,传统轮胎达到最佳性能,靠的是温度。”

  “而我们不是,我们靠的是超频波和速度!”

  请收藏:https://m.637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