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十一章 红十五军_抗战之军工元帅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八十八师崩溃后,李卫华立即命令炮兵集中轰击汤恩伯的八十九师,并在毛泽覃的反复要求下,派其带特务团迂回到八十九师的侧后进行包抄。结果炮兵再次立下奇功,汤恩伯亲赴前线督战,却刚巧遭到了duli师野炮的火力覆盖,顿时灰飞烟灭(河南人民发来贺电)......

  八十九师是汤恩伯的起家部队,汤恩伯的死对他们的打击不可谓不大,加之毛泽覃的特务团又突然出现在他们的侧翼发起猛攻,令全师上下顿时失去了斗志,剩余的五千多人全部弃械投降。闻听两师的败讯,此时还未加入战场的**第四师顿时落荒而逃,武器弹药丢了一路,倒是有效地阻滞了duli师的追击,而“幸运”地逃出生天......

  这一战虽然赢了,但duli师的伤亡却创了新高,超过八千人的战斗减员,即使能将战俘全部转化过来也才差不多持平,虽然部队里的伤兵大多能够恢复过来,但那毕竟需要时间。而且,与损失相比,这次战役暴露出来的几个问题更是令李卫华不敢等闲视之......

  首先,是李卫华本人的轻敌,只看到敌军将领无能,却低估了基层官兵素质对于军队战斗力的影响,为此他甚至放下师长的脸面,公开向全师进行检讨,谁知却反倒因此在全师上下赢得了更高的威望。

  其次,是duli师如今已经过于臃肿,除了战斗部队七八万人,还有两万多技工、专家和三大学校的年轻学员,这些人都不是战斗人员,还得抽出军队保护,加之获得75mm野炮后汽车变得不可或缺,duli师主力因此被限制在交通线上,而失去了当初灵活多变的机动xing,先手的优势也因此大为削弱了。这两个问题的暴露,也成为不久之后李卫华放弃野炮和汽车、并大幅度精简战斗部队的重要原因......

  另外,在起兵初期屡建奇功的特战队如今实力应该已经脱胎换骨才对,但实战中却越来越派不上用场,李卫华知道这是由于战斗规模迅速增大所致,毕竟端掉一个团一个旅的指挥部还有可能,想派一小队人马就搞掉一个军部,那就得要有逆天的运气才行。而侦查的工作,训练一支专门的侦察兵部队就行了,培养成本比特种部队低得多,至于破袭之类技术含量更低的敌后骚扰工作,让游击队去干效费比更是高出特战队千万倍。但特战队真的在大规模战争中没用吗?或者说是华而不实?李卫华并不这么认为,至少他觉得,即便现在与**交战的时候意义不大,将来打鬼子也肯定需要一支精通日语(注1)而且战力过人的特战队作为奇兵......

  此役炮兵起到了力挽狂澜的作用,战后很多步兵都喊出了“炮兵万岁”的

  请收藏:https://m.637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