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十三章 龙飞豹_抗战之军工元帅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只听见一阵炒豆子般的爆响,冲向手枪队阵地的二十几个别动队员几乎是在一瞬间就被全部打倒在地,他们中的很多人直到咽气眼睛还睁得老大,至死都没明白为何快慢机扫射竟然有接近冲锋枪的杀伤力......

  而那个年轻人却是旁观者清,他回想了一下李卫华刚才开火时的奇怪手型,突然恍然大悟道,“原来连发要这样用!”

  由于二十响作为手枪的先天缺陷,用于连射时有两个问题严重影响了射击精度:一是不易控制枪口上跳,二是全自动射击前须将木制枪匣组合到枪身上作为枪托,以控制枪口上跳,操作复杂,携行较难。但历史上聪明的中国人却发现了一个简单的技巧,不仅解决了枪口上跳难题,而且将它转化为全自动速射的扫射优势----枪手右手持握驳壳枪,将枪机扳至速射档,手心向上举枪,伸向左前方,扣动扳机,枪口的上跳作用使驳壳枪从枪手左前方扫射至右前方;手心向下举枪时从右前方扫射至左前方;左手持枪时完全相反。这真是点石成金、化腐朽为神奇的神来之笔!

  而可以连射的驳壳枪是到1928年(西班牙的山寨版,但连发型号出得早,德国原产的反而要到1932年才定型。)才定型的,卖到中国只会更晚,除了康泽的便衣队外,此时中国的其他部队都还很少装备,因此这个技巧还未被人总结出来,所以李卫华将这个当年在网上看到的小窍门在军中推广后,顿时极大地增强了民兵团的自动火力,在五六十米的距离内,十一支快慢机一起横扫,消灭战术落后、人员间距太小的二十来个别动队员,实在是太轻松了......

  “多蒙诸位搭救,不知......”,那个年轻人抱拳向手枪队致谢,却发现手枪队的队员们正忙着搜刮敌人身上的枪支弹药,根本没人睬他,一时不禁有些尴尬,好在这时李卫华走过了过来,笑着伸出了右手,“这位兄弟的身手俊得很啊,要不是你大显神威,这一战只怕咱们还拿不下来。”

  “哪里哪里,你们刚才那一招才叫绝呢,而且若不是你们出手相救,今天我龙飞豹这一百多斤只怕就交待在这里了......”,这个年轻人说着抽出了他原来那支驳壳枪的弹匣给李卫华一看,只见里面居然已经只剩一发子弹了,而李卫华也同时注意到,龙飞豹的身上竟有好几处枪伤,但大概是因为他的身手太过敏捷,再加上他似乎具有很强的“危机预感”,这几处枪伤基本都只是皮外伤,否则他也不可能抱着一个孩子还能逃到这里了......

  清点战利品的时候,李卫华才终于确认这次追杀龙飞豹的敌人果然是便衣队,而且还是足足一个区队,虽然他们这次是便衣出行

  请收藏:https://m.637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