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二百零六章 谁才值得下注_三国大气象师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了那些不该有的念头,随着为父好好追随子吧,那才是咱们董家世代荣华富贵的希望。”

  罢,董承瞪了她一眼,拂袖而去。

  望着父亲的身影,董嫣只能摇头叹息,口中喃喃道:“父亲啊父亲,若是女儿再纵容你糊涂下去,那才是真正害了我们董家啊。”

  ……

  数日后,西凉军将大举进攻南阳的消息,便遍传宛城内外,一时间,人心大震,士民惊慌,战争的阴影再次笼罩这座陪都。

  这一次,他们是真的慌了。

  尽管他们的主公苏哲,几次化险为夷,击败强敌,给了他们强烈的信念,以为苏哲可以保他们太平。

  但这种信念,却敌不过董卓的赫赫威名。

  一时间,南阳北部的百姓,惊恐万分,畏惧之下,纷纷举家南迁,光是北部鲁阳诸县,不到数日功夫,就逃亡了将近半数人。

  董卓和他的西凉军有多残暴,下人皆知,当年他们占据洛阳之时,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的名声,早就深入人心。

  这些百姓害怕被西凉人荼毒,自然是宁愿流离失所,也要举家逃亡。

  苏哲对此早有准备,不但没有严加阻止,还在宛城南部各县,设立了临时的难民区,以收拢这些逃亡的百姓。

  毕竟,人口的多少,代表着兵源的多少,代表着粮赋的多少,苏哲地盘本来就,自然经不起人口的消耗,与其把这些人口强摁在北部,坐等被西凉人屠杀,倒不如顺势把他们撤往南部,等击退了西凉军,再把他们迁回去。

  与此同时,苏哲也派出了三名使者,各自携带着子的诏书,前往凉州,兖州,以及河东郡,去召三路诸侯围攻董卓。

  凉州的马韩,以及兖州的曹操两路诸侯,都是头脑清醒的人,想来知道其中利害关系,不必用什么能言善辩的客,也能召动他们。

  河东郡那帮白波将领则不同,这些人流寇出身,目光短浅,都是一盘散沙,光靠一道圣旨是不够的,还得靠一员能言善辩之士前去,把这些聚拢起来行事,才能对董卓形成足够的压力。

  苏哲阵营中,数来数去,也只有派伊籍出马,方才能胜任。

  三路使者派出后没多久,北面的细作就传回消息,董卓果然亲率六万大军起程,浩浩荡荡兵发函谷关,向着洛阳所在的河南郡方向杀奔而来。

  与此同时,南面方向也传回情报,退往江陵的刘表,也开始重新集结兵马,调集粮草,似乎在为进攻襄阳做准备。

  刘表想趁机渔利,这早在苏哲意料之中。

  他便派人通知黄承彦和魏延,若刘表一旦来报,只需坚守襄阳,以待他大军来援便是,不得擅自出战。

  一切安排妥当之后,苏哲在请得子的诏书之后,便率一万五千余名嫡系步骑,以及皇甫嵩所率的五千汉军,由宛城北上,前往鲁阳一线,准备迎击董卓的入侵。

  大军北行数日,进抵鲁阳以南百里的雉县。

  时间已到傍晚,苏哲便叫大军就地暂驻,埋锅造饭,休息一晚明日再北进。

  安营已定,苏哲便在中军大帐,召集诸将们,一边吃饭一边商议着御敌之策。

  正热议之时,一名亲兵匆匆而入,将一枚密封的蜡丸献给了苏哲。

  苏哲将蜡丸拆开,展开其中所藏的字条一看,不由眉头凝起。

  请收藏:https://m.637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