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520章:忽悠崇祯_明末黑太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复沈阳也就算是到头了,即便这样,维持在关外的二十万大军,光是饷银便须六百万两银子。

  加上军械与粮草部分,每年“辽饷”便须一千万两银子以上,朝廷岁入三千万两,也要占到惊人的三分之一以上,对大明帝国来说,这绝对是一项无比沉重的负担。

  五万部队负责固守各处城池,五万负责防御辽北山区,十万机动部队进剿辫子,看着倒是兵力不少,但放在偌大的东北平原和长白山脉,根本就不够看的。

  若是缩减兵力,那么辫子还会取而复返,卷土重来,从山区再跑出来肆虐辽东各地,就跟挥之不去的苍蝇一样讨厌。

  要收复整个奴尔干司,除了对付辫子,还要防备沙俄。估计大致要耗费五亿两银子,甚至更多,看样子,不动用那座“海外金山”是不行了。

  然而格拉斯伯格金矿远在万里之外的新几内亚岛上,绝对是看不见又摸不着的“期货”,距离开挖起码有七八年时间,之前还得在海上击败荷兰人才行。

  “父皇,大明有如此局面,就是因为一个‘穷’字在作祟,若朝廷每年能有五六千万了银子的收入,不论是东虏或是流寇,都不是甚子问题了!”

  南宋能有这个收成,那么国土面积比南宋大得多的大怼朝也可以,如果达不到这个数额,那就是经营不善,失去大半财政收入,那就距离崩溃为期不远了。

  “……若你来经营江南八地,每岁可入太仓银两几何?”

  崇祯抬起头,看着这个逆子,脑子里萌生出一个假设,那就是这个问题,他要看看这逆子经营江南会做来如何成绩。

  “最近五年大概可获一千五百万两银子,五年之后每岁可获两千万两银子以上!”

  这是一个比较靠谱的标准,既不太对百姓横征暴敛,又能顾及朝廷的诸多利益,而且是在不征收“三饷”的情况下做到的。

  “……那朝廷在北方八地,每岁又能收入几何?”

  崇祯觉得这个数额倒是不高,尤其是要对盐、粮、茶、铁、糖、酒、布、瓷等八大类商品征收税费,还有开矿的生意之后,自己按部就班、有条不紊的话,应该也做到。

  “不征‘三饷’,加上江南的五百万两银子的话,大概每岁能有两千万两银子!”

  某太子估计也就这样了,再高的话,那就必须要刮地皮了,问题是根本就没啥油水了,不论是百姓还是藩王都特么变成穷鬼了。

  “……哦?如何而来?”

  崇祯对此很是好奇,他要知道这逆子管辖范围之内多为穷困之地,也就湖广与泗川还算富足,但当下湖广已然变成战场,估计近期也指望不上太多了。

  “父皇,儿臣经营北方,以‘挖’与‘造’为主。‘挖’便是注重地里的出产,譬如海盐、石油、金矿、煤炭。‘造’便是要大规模

  请收藏:https://m.637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