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70章:无钱练兵_明末黑太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伐东虏。暂且就算是借,待大军凯旋之后,便连本带利偿还一千一百万两。问题是有爱卿可以筹措到这笔巨款么?没有的话,那就老老实实地做事,莫要被市井流言所左右。从今往后,在本宫认为准备妥当之前,不论是官吏还是百姓,谁要是继续嚷嚷讨伐东虏,本宫就把谁全家发配到辽西前线去!王在晋那里正缺士卒,该人全家正好可以充军报国!”

  主战派说打,没有枪炮,没有士卒,难道用手去实锤辫子啊?

  就眼下这点人马,只要双方爆发一次大规模的会战,就基本上被消耗得差不多了。

  辫子主力有十五万左右,大明集结三十万,有一倍左右的兵力优势。

  非但没有稳操胜券的把握,还极有可能遭遇一次巨大的惨败。

  首先,明军内部除少数王牌部队之外,大部分士卒的单兵战斗力都比辫子要低。

  其次,自从广宁大败之后,明军已经多年没有会战的经验了,指挥协同更是无从谈起。

  然后,各路总兵心性不定,只要所部稍有损失,扭头就跑也说不定,这将对明军产生多米诺骨牌效应,直接导致全军溃败。

  更重要的是,某太子手里就剩这点家底了,这三十万人马就是最后翻盘的希望所在,不到万不得已,就不能孤注一掷。

  辫子屡战屡胜,士气正旺,某太子也不想触那个霉头,主动给人家送银子送装备,就只能窝在家里当死肥宅了。

  跟辫子打仗,兵力优势就是最大的心理安慰,扩军备战是当务之急,却不能一蹴而就,因为银子不够多,无法支持一次曝兵二十万。

  一个士兵不算粮食,光饷银和装备就需要至少五十两银子,这还是步兵,骑兵和炮兵得翻倍才行。

  二十万人马,将骑、步、炮三个兵种都配齐了,少说得一千两百万两银子,这可是一大笔钱。

  紫金债券倒是有这么多,可还得用来钱生钱,军队可是只进不出的貔貅小可爱,喂多少就吃多少,永远不知道饱……

  你不能指望这二十万人马顷刻间就具备战斗力,简单训练三月就拉到战场上的结果就是给辫子去送快递。

  如果等到新军形成战斗力,起码要一年半到两年时间,每年光是养这些人马,就需要不下六七百万两银子。

  也就是说,这二十万人马没等打仗,就一定会烧掉两千万两银子,就问你怕不怕?

  在练兵的道路上没有任何捷径可走,少花钱所对应的结果就是吃败仗。

  从理论上说,就是用钱来买胜仗也不过分,古往今来都是如此。

  辫子大多都有三年以上的实战经验,而且以老兵居多。

  明军的新兵连活人都没杀过,以上战场就能战斗力爆表……

  这仗就不用打了,皇太鸡一定跪地哭诉,爬过来向某太子磕头认错!

  幺鸡认为北宋的澶渊之盟就很识时务,就花了十万两银子和二十万匹绢,便换来了双方息事宁人,互惠互利。

  送给大辽的东西也就折合三十余万贯铜钱而已,而当时北宋的财政收入不算各种金银铜矿,便高达六千九百多万贯。

  岁币仅占其财政收入的%不到,可谓是超值的合同,只是被后人认为有损国体而已。

  再看明朝,从1619至1639的二十年,每年辽饷姑且算做三百万两,累计高达六千万两。

  所得到的结果就是锦州以北地区全部丧失,屡次损兵折将总和不下二十万,还被辫子入关劫掠五次,人员财产损失达上千万两之多,对北方经济的破坏更是无法统计。

  被后世引以为傲的不称臣不纳贡不求和,只换来不到三十年便亡国,天子守国门守到就剩一棵歪脖子树可用……

  像某些人穿越过来没多长时间,就率兵北伐,一顿“啪啪”辫子,你这么能耐还御驾亲征干嘛?打个响指就把辫子都给解决了!

  被太子教训了一通,大多数人都消停了,不过吏部右侍郎申佳允似乎并没有打算就此作罢,出列疏言道:“殿下,臣不知倘若东虏再次入关,朝廷该当如何?”

  既然太子对朝臣非议辽西边务很少不满,那就暂且不提了,不过畿辅地区被兵非同小可,如何应对,必须早下定论。

  幺鸡也不想多解释,便抖出八个字:“能战便战,能和便和!”

  请收藏:https://m.637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