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第1237章:直接照抄_明末黑太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不愿意进城务工,不想被商贾或者工厂老板谩骂。

  留在老家的话,凭借手里的那点地又无法改善生活,也就只能滚个吃饱而已。

  想过得更好一些,又不用看别人的脸色,受窝囊气,去北地就成了最好的选择。

  昊菁皇帝认为,哪怕每年只向乌拉尔山以西地区移珉十万人,那也是相当成功的。

  报纸上与官吏们宣传的广告就是,到那边去当地主,作威又作福啊!

  实际上到了地方,农户最多苦三年,三年之后便都是好日子了。

  如若有定居点的百姓被活活饿死,或者当地官吏知情不报。

  朝廷就会对其严惩不贷,具体办法就是磔示!

  这是大明刽子手的看家本领,昊菁皇帝也不想让他们放弃这门吃饭的手艺。

  等将北地最适合人类居住的地方都插旗之后,其他地方就无所谓了。

  昊菁皇帝的本意就是让农户们使劲种地使劲生娃,让北地的人口猛增。

  每家都可以实现最基本的机械化耕作,入秋收割时,由官府指派收割机,免费收割。

  北地的粮食出现过剩之后,还能用来换购本土生产的各种商品。

  眼下在北都以及江南地区,就已经出现上万人规模的工厂了。

  得益于新地盘上的棉花供应,北都最大的纺织企业已经拥有上万部纺织机,日产粗布两千匹,而整个北都每天可以生产上万匹粗布。

  制造成衣的企业依托缝纫机的优势,女工们每天可制造各式成衣超过一百万件。

  尽管在布料上无法与江南的绸缎相比,但胜在量大管饱,可以成船供应海外市场。

  在获得郑芝龙提供的锰铬金属之后,不锈钢产业也得到了蓬勃发展。

  锃亮不锈钢公司目前已实现年产各种不锈钢器皿近一千五百万个,成为行业的领头羊。

  上千部蒸汽锻压机是该公司最好的帮手,尤其是盆状模具在经过锻压之后,经水冷便可一次定型了,平均十秒钟一个,生产速度非常之快。

  全行业可实现年产上亿个不锈钢器皿,不过由于市场需求实在太大,产品仍旧是供不应求。

  为了同时满足本土与海外的订单,几乎所有制造业工厂都是分成三班甚至四班倒,没有一只老板会跟成箱子的银币过不去。

  只要发电厂给力,电线没出故障,工业区每天都会呈现出灯火通明的热闹场面。

  北都与天津已经从双线铁路升级到了四线铁路,目的就是要缓解之前的运力紧张的状况。

  工厂不休息,火车站自然也就要全天运作,夜晚也会安排客运与货运列车发车。

  跟报纸上说的一样,商场如战场,商人就是要分秒必争,才能同行们领先一步。

  威廉三世在荷兰大使馆下榻期间,晚上经常被火车的汽笛声吵醒,总是一脸的不悦。

  等从大使口中了解到了实际情况之后,又做了实地考察,不得不对明帝国的运营效率啧啧称奇。

  在荷兰,也只有港口会全天二十四小时运作,晚上也就是应付了事,不是战时的话,多半是不会出现这种全天如一的场面的。

  他这次访问明帝国,算是彻底明白了明帝国如何从一个负债累累的国家,变成全世界霸主。

  用资金来发展科技,而非像西班牙人一样享受生活,再用科技来研发先进武器,进而击退敌人,甚至实现对外扩张。

  得到的土地来用大规模移珉的办法进行消化,这样本土的人口压力也就可以得到完美解决了。

  看到泡菜正在猛抄明帝国的诸多行为,威廉三世也不由动了这个念头。

  之前荷兰也早就这么做了,只是远没有泡菜做的那么彻底。

  人家那完全是不用动脑子,直接照抄!

  虽说不根据自身情况就照搬明帝国的模式,会出现水土不服的情况。

  可执行效率很高的话,年年如一日的照抄,多少也能收获颇丰的。

  至于脸面……

  泡菜上下之前都穷怕了,只要照抄能赚钱,还要什么脸啊?

  请收藏:https://m.637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