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213章:血腥之路_明末黑太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无人能够幸免。

  要么被直接炸死,要么被爆炸溅射的油料点着外衣。

  哪怕仅仅沾到了盔甲上,在油料烧完之前,火势也很难被扑灭。

  在雪地里翻滚倒是很容易灭火,然而在自身着火之后再想爬出战壕就非常困难了。

  侯赛因特意让手下将第一道战壕挖得很深,原因就是用来坑对方的。

  用石油一下子干掉对方两三万人,对于其庞大的参展兵力来说,只能算是一个小小的战果而已。

  但火墙的存在,使得联军的攻势顿时停滞下来。

  士兵不敢轻易靠近火墙,战车也由于壕沟的存在而无法逾越。

  而奥军则趁此机会,快速干掉对面正在发呆的敌军士兵。

  机枪再次成为了战场上的主角,每一次开火都可能预示着对面可能会死掉一人。

  对方现在这种进退不得的情况,就是机枪手最为喜欢的射击状态了。

  目标距离非常近,而且还缺乏掩体保护,简直就是非常容易得手的活靶子。

  停在战壕前的敌军战车,被奥军用坦克炮与小型加农炮逐步摧毁。

  由于大火以及对方的打压,联军只能等待火势消退之后再行进攻。

  即使被敌人用卑鄙无耻的办法给坑了,利奥波德对是役取胜也是有信心的。

  只要自己的士兵能够推进到近战的距离,那么敌人就不可能立于不败之地了。

  侯赛因早就知道用战壕加石油的办法只能延缓敌人的进攻,并不会做到阻击的真正作用。

  于是就想到了后手,那就是在两道战壕之间,修筑一堆斜坡。

  每条斜坡被修成了拥有一定倾斜角度的凹槽,目的就是可以将油桶滚过去。

  己方别的没有,若论石油储量,恐怕堪称世界第一!

  由于大量自喷井的存在,开采成本可以忽略不计。

  运抵奥地利战场的石油也多到用不完,侯赛因便打起了这玩意的主意。

  如果都堆到第一道战壕里,自然可以产生极大的爆炸威力。

  但一次爆炸也就只能炸死一批敌人,想要取得更大的战果,那就要分批次爆炸才行。

  调派士兵在战时向第一道战壕运输石油,那就跟送死没多大区别了。

  假设挖掘连接前后两条壕沟的纵向通道,还容易被对方利用这个渠道进行渗透。

  在不进行土工作业的前提下,还是有三个办法可选。

  第一就是机械,即用投石机抛投石油,优点是投射距离远,缺点是抛射速度很慢。

  第二就是手动,使用明帝国的教官教授的跷跷板,虽然射程远逊于投石机,但是抛射速度非常快。

  第三就是自动,也就是修筑斜坡,利用前后的倾角,让油桶自己滚过去。

  在装备了大量火炮之后,侯赛因就对投石机没多大兴趣了。

  所部装备了大量的跷跷板,而且此前经过反复测试,非常管用。

  弹坑破坏了不少斜坡,下雪也增大

  请收藏:https://m.637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