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55章 考古界的小亮老师?_满级考古大师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55章考古界的小亮老师?

  “啥?”

  “直播?”

  “我?”

  陈翰的脑海中有万千吐槽的话想说,但是都被他硬生生憋住了。

  领导交代的任务,那是没有任何拒绝空间可言的。

  更别提孔建文不但是陈翰的领导,还是他的导师,更是让他没有任何拒绝的余地。

  虽然,他是真的对如何做一个“网络科普工作者”毫无任何经验。

  但是任务交代了,那不行也得行!

  一百多页的喇家遗址考古发掘成果报告,已经静静躺在了陈翰的邮箱中。

  他只有四天了解的时间。

  四天后的12月26号,星期六。

  他便要在所里给他申请的认证微博上,来一场直面网友的直播。

  “小陈啊,除了这个直播以外,日常里你也要多在新媒体运营这方面费一费心思啊。”

  “你看那个做法律科普的罗老师,做动物科普的小亮老师,还有做水果科普的杨老师等等网络科普工作者。”

  “他们在网络上都很活跃啊,不但经常发布一些科普视频,还有求必应,为网友答疑解难。”

  “这方面你要多和他们学习学习。”

  孔建文不断的向陈翰举例,同时也是为他指出了这新媒体运营应该如何做。

  比较庆幸的是,科普工作的新媒体运营,已经有前辈们踩出一条路了。

  孔建文举例的这几位在网络上很有热度的科普工作者,陈翰也是略有耳闻,甚至久仰大名的。

  那位搞法律的罗老师,是华夏政法大学,刑法学研究所的所长。

  小亮老师是国家地理融媒体中心主任。

  那位水果猎人杨老师,虽然在学术领域确实没上述两位牛,但是也属于民间植物研究学者中数一数二的大佬了。

  这几位大佬都是在自己工作领域中的杰出学者。

  同时也都不遗余力的在网络上做学科的科普和宣传工作。

  他们的出现,不但让更多原本对动植物、法律一知半解,甚至是根本都不了解的普通人,学习到了更多有用且好用的知识。

  更是让法律学、动物学、植物学等原本相对冷门且没有吸引力的学科,重新被大众认识和喜爱,为这些行业吸引了非常多新鲜血液的加入。

  一方面是科普扫盲,让普通人更了解这个世界。

  另一方面又是诱发出了广大学生群体对这些学科的兴趣和爱好,从而为这些冷门学科的科研力量添砖加瓦。

  于国于民,他们做的都是值得翘起大拇指夸奖的大好事。

  现在陈翰接下所里的新媒体运营工作,也不算是一片茫然,只需要和这几个前辈们学就行了。

  “我知道了,这几天我会多看一看他们的科普视频和微博的。”陈翰点点头,勉强答应了下来。

  孔建文这才满意的笑道:“很好,小陈你加油干,我看所里有增加一个新媒体中心的想法。”

  “你要是干

  请收藏:https://m.637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