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章 喇家遗址,我来了!_满级考古大师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章喇家遗址,我来了!

  “嘟嘟嘟嘟嘟嘟……”

  青海民和县往官亭镇方向的乡间公路上,一辆金龙大巴车正在满负载的行驶着。

  车上坐着的,正是孔建文率领的考古小队。

  三十多号人,满满当当的坐在车里,跟随着车子一起颠簸。

  “不好意思哈,俺们这穷乡僻壤的,挨着大戈壁,路有些不好走。”

  大车司机抄着一口地道的青海当地方言普通话,不断地向着坐在副驾驶的孔建文表达歉意。

  领导可说了,这次接的人不一般,是一群高知识份子呢,不是博士就是硕士,就连教授都有好几个!

  可得小心伺候着。

  不过他完全想岔了。

  孔建文一行人,虽然说一个个都是高知识份子,但是没有一个是娇生惯养的。

  搞考古的,也娇生惯养不起来。

  大家天天不是在下工地,就是在下工地的路上,而且一下地就是大半年,每天和黄沙泥土相伴,能有啥架子?

  就这一点路途颠簸,根本没人放在眼里。

  后排的十来个小年轻,都睡的可香甜呢。

  “咳咳,睡觉的都醒一醒,我们快到目的地了!”

  看了看手表,孔建文无情的叫醒了旅途劳顿,正在打瞌睡的队员们。

  “都和家里人打招呼了吧?”他看向了陈翰等几个队里的年轻人,面色严肃的说道:“这次是个大项目,是主动性发掘,估计没个一年半载搞不定。”

  “有对象的,可都得安抚好你们的对象。”

  “可别工地下一半,对象就和别人跑了。”

  “到时候天天郁郁不安,哭天抢地的,队里可没有心理咨询师提供心理治疗。”

  孔建文可不是在开玩笑。

  为啥考古工作者总将前往考古现场叫做“下工地”?

  一方面是因为很多抢救性发掘的项目,通常都是某处工地在搞基建的时候挖出坟了。

  考古队就像是消防队一样,哪里的工地出事了,就奔赴哪里。

  另一方面,就是因为考古发掘的工作经历基本上和工地也差不多。

  每天早上七点起来就奔赴工地现场,对着泥土咔咔就是一顿干,干到太阳落山了收工回工地附近包下的民居休息,第二天再继续往复。

  而且通常一待就是大半年回不了家,吃喝拉撒都在工地上,最多范围扩大到镇上。

  生活经历和搞基建的施工队也差不了多少。

  孔建文在这一行干了快三十年了,带了不知道多少届新人。

  基本上每一年,都会有新人因为工作环境的原因,被女朋友踹了。

  甚至不少人都喜提了绿帽,然后每日以泪洗面,无心工作,大大拉低队伍的工作效率。

  特别是最近几年,不知道是因为社会浮躁了,还是网络的发达拉近了社交距离的原因。

  像陈翰这种刚离开大学没几个月的新人,多半都会在入行头半年遭受一次情感打击。

  毕

  请收藏:https://m.637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