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80章 不是金印啊?!_满级考古大师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因为随葬品层层叠压的原因,棺内的随葬品肯定是不能随便就动的。

  之前那枚玉印,也是因为在最上面,而且大半都露出来了,就只有一点点埋在淤泥里,孔建文才将其拔了出来。

  其他文物,包括那些裸露出来的玉璧,大家都没动。

  在正式提取之前,必须要先用X光,进行扫描,先搞清楚棺内文物的叠压情况,再制定相应的提取方案,才能最大程度的减少破坏。

  不只是X光扫描,还有三维摄影、常规照相,原大绘图,高科技和老办法全都派上了用场。

  实际上,开棺后的头三天,棺内的文物没有任何动静。

  倒是不断的接受各种现代仪器的照射,以及覆盖上了一层塑料布,进行手工绘图。

  经过几天的勘测后,得出的参数并不喜人。

  棺中随葬物品的叠压情况,远比想象中复杂的多。

  甚至提取这种复杂情况下的棺内叠压,连先例都无处可寻!

  穿上了白大褂,按照孔建文的指示,陈翰将翻了个身的棺盖板,放在了内棺的旁边。

  这是为了提取的时候,互相间有个参照。

  因为棺盖板覆盖在棺内太久了,在盖板上,已经有了棺内第一层器物嵌上的痕迹和轮廓。

  就像是一张临摹下来的棺内器物图一样。

  可以在提取文物是,当做“参照图”!

  在有此对比物后,考古人员们终于是对内棺,开始进行文物提取了。

  首先,就是在最上层露出来的那些玉璧。

  这些玉璧是受叠压影响最轻的。

  因为它们就在最上层,只有它们压别的文物的份,没别的文物压他们的份。

  又因为玉璧是非常平整的圆形玉器,所以就算下面叠压了很多其他文物,但是没有沟沟角角,就不容易和其他文物产生勾连或者套在一起。

  相对就很容易提取。

  而将这些玉璧提取之后,棺内的提取却暂时先告了一段落。

  因为除了这些玉璧之外,其他文物互相之间就有严重的叠压关系了。

  而相对的,在棺盖板上,因为挤压而嵌入到棺盖板上的文物,却没有丝毫叠压影响。

  所以,下一步就是提取棺盖板上的嵌入文物。

  最先被提取下来的,就是一堆散碎的金箔,其中大块点的有蚕豆一般大小,小块的还没有米粒大。

  这些金箔,可能和墓主人的随葬镀金文物有关。

  在西汉时期,在一些漆木器和青铜器上镶金、镶银都是较常见的装饰行为。

  其中就大量使用金箔镶嵌在器物上。

  这些在棺盖板上的金箔,很有可能就是一些随葬器物上的金箔。

  而除了金箔之外,更多的是附着在棺盖板上的淤泥。

  这些淤泥,在棺内也有很多。

  陈翰怀疑,这些淤泥可能就是原本棺内丝织品腐烂后的遗留物。…

  散发着一股说不上来的怪味,反正不是很好闻。

  而除了这些

  请收藏:https://m.637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