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53章 官方盗墓_满级考古大师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53章官方盗墓

  南越王墓的墓门后方。

  陈翰正蹲在地上,凝视着布置在墓门后面的顶门器。

  顶门器,是一种汉代墓葬常见的防盗手段。

  西汉的大墓,诸侯王级别以上的,一般都很壮阔,都是在山中或者山下,以山为陵,根本做不到隐秘。

  所以在建造大墓的时候,都会在防盗方面下功夫。

  而墓门,显然就是最重要的一道防线。

  墓门一般是墓穴最薄弱的入口,也是最直接的入口,所以墓门一定会选择石头来打造,不但要硬,而且还要宽!

  大部分西汉大墓的墓门,都要用一米以上宽度的石材来打造墓门,就是为了让盗墓贼望而生畏,让他们没办法用蛮力推开墓门。

  一扇墓门的重量,通常都能达到五六吨以上!

  这还不够,在墓门后面,还得装一个顶门器。

  所谓顶门器,说白了就是能顶住门,防止外面的人推开。

  但是设计非常的巧妙。

  一般是在墓门底下挖一个石槽,然后放一个铜制的顶门器。

  这种顶门器是前轻后重的长方形楔子。

  由于前轻后重的关系,后端会下坠到地面,前端则上翘离开地面。

  当门关上时,压下顶门器的前端,那沉重的后端就会被高高翘起,从里面将门顶死,形成一种“暗闩”,使人不能从外部把门推开。

  这样,如果有人想要从外面将墓门推开,要承受的不只是墓门的重量,还得解决这个彻底卡死顶住墓门的顶门器。

  非常科学,且有效的防止了盗墓贼进入墓内。

  除了墓门之外,其他位置都是用一块块重达五六吨的巨石垒成的墓壁,盗墓贼想要绕过墓门进去,更是异想天开的事情。

  不过,这样的防盗也并非就真的无解了。

  之前说过,目前已经发掘过的汉代诸侯王墓,基本上全部都被盗墓贼盗扰过。

  不然也不会被考古工作者们抢救性发掘。

  这些被盗的诸侯王墓,大部分也都有设置顶门器这种防盗措施。

  建筑墓葬时,也都是凿取单块至少五六吨以上重量的石块,来打造墓葬。

  但是,该被盗还是得被盗,根本逃不过。

  最为出名的,应该就是西汉楚王刘注的龟山汉墓了。

  之所以出名,是因为这座墓非常的特别。

  首先,这座墓拥有南北两条长56米的甬道。

  这两条甬道修建的多整齐,多精密,超越了那个年代多少技术啥的都不谈。

  只谈一点,就是在封墓的时候,这两条甬道,是被用塞石堵塞的。

  堵塞甬道的塞石,分上下两层,每层13块,每块重达6-7吨,石块间接缝紧密,连一枚硬币也难以塞下。

  而在最外面的那块塞石上,楚王刘注还在上面刻下了一篇“告盗墓贼书”,被考古界调侃的称之为“哭穷碑”,或者“此地无银三百两碑”。

  因为,在这塞石上

  请收藏:https://m.637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