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16章 南宫适:我有两个好大儿!_满级考古大师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16章南宫适:我有两个好大儿!

  和老师聊完之后,陈翰转头就来到了文物存放室。

  一进门,他就听到了李教授的惊呼声。

  “與曰:余稷之玄孙,穆善敦敏,畏天之命,定均曾土!”

  “这段铭文,再次为曾国的族姓为“姬”姓,提供了新的直接证据啊!”

  一听这话,陈翰连忙快步走到了李教授旁边,伸头看向了他手上的铭文拓片。

  稷,也就是后稷。

  姬姓,名弃,是黄帝的玄孙,帝喾嫡长子。

  在《史记·周本纪》中,后稷的出生同样带有玄学色彩,传说乃是有邰氏之女姜嫄,踩巨人脚印而生弃。

  也许是因为刘邦“斩白蛇起义”和“赤帝之子”“其母与神交而受孕”等为了维护自己统治合理性,而大肆为自己用玄学贴金。

  于是太史公在《史记》之中,纪录的夏商周开朝之君,也都充满了玄学色彩。

  不过抛去这些玄学色彩不说,在周王室自己眼里,后稷就是他们的始祖。

  既然曾侯與自称是稷之玄孙,那无疑再次证明了曾侯乃是姬姓。

  而后面的一段话,则是曾侯與自夸的话,说自己穆善敦敏,按照上天的命令,统治曾国。

  在1号编钟上,也有一句““改复曾疆”的铭文,这两句都是曾侯舆为自己铭刻的丰功伟绩。

  “小陈?我正想寻你呢!”

  看到陈翰回来了,李教授连忙拉着他,走到角落坐下。

  “我再三思考了许久,我觉得1号编钟上写的那位“南公”,可能并不是南宫适,而是他的嫡长子。”

  嘿,陈翰嘿嘿一笑。

  果然智者容易不谋而合!

  陈翰笑问道:“李教授,您是怎么想的?”

  他想听听李教授的想法,看看两人是不是想到一块去了。

  李教授却没有继续说下去,反倒是反问道:“小陈,还记得大盂鼎吗?”

  陈翰恍然大悟的点点头。

  大名鼎鼎的大盂鼎,怎么可能不知道呢。

  大盂鼎,是清道光年间出土于陕西郿县礼村的一座西周青铜鼎,出土后便被贩卖至文物市场。

  后来1952年藏于魔都博物馆,再后来就被国博借走了,现在都还在国博展出。

  之所以这个鼎叫大盂鼎,是因作器者是康王时大臣名盂者而得名。

  与大盂鼎一同出土的还有一个小盂鼎。

  不过小盂鼎出土后几经买卖,后来就失佚了。

  李教授一提到大盂鼎,陈翰就隐约猜到他要说啥了。

  在文峰塔M1号墓的编钟出土之前,也不是没有青铜器铭文提到“南公”,其中最知名的就是大盂鼎了。

  大盂鼎上,有这么一句铭文。

  王曰:令汝盂型乃嗣祖南公!

  “王说,盂啊,你一定要向你的嗣祖南公学习!”

  还有另一句铭文。

  易汝祖南公旂(一种旗子),用于战。易汝邦司四伯人。

  “赐给你先祖南公的旗帜,用

  请收藏:https://m.637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