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0章世事难料祸无常_大晋风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如果采取提前警告的方式,恐怕一个不妥会被人当做别有用心,毕竟他从南朝而来,两边又是敌对国。

  伤寒在古代属于传染性非常严重的疾病,完全只能靠自身体抗力去硬扛。

  三国时期的医圣张仲景,因家人大多死于此症,穷尽一生,写出了一部旷世巨著《伤寒杂病论》。

  但可惜的是,在当时却名声不彰,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因此连正史中都没有他的地位。

  后来他为了躲避战乱,隐居遥远的岭南之地,死后七十多年,其后人才遵从祖命,将他迁回故乡南阳安葬。

  这位后人,也就是如今祖父的军医张复,他回到家乡之后声名大著,被朝廷召入了太医署。

  永嘉之乱时,张复随乱民仓皇出逃,遇到了拖着一大帮人南渡的祖逖,于是被其收留,从此隐姓埋名跟随左右。

  张复继承了先祖的医术,擅长治疗各种伤寒杂病,魏晋时期的伤寒是个广义泛指,并不单独指为哪个病症。

  上次他穿越时落水受寒,便是张复用麻黄汤治好的。

  麻黄汤?

  想到这里祖逍眼前一亮,他过目不忘,当时只是看了一眼药方,便一直记忆深刻。

  按照张仲景的理论,疫病分为温疫和寒疫,此时虽然已经是二月,但北方依旧是天寒地冻。

  所以从理论上来说,军中流行的应该就是寒疫,他记得当时张复曾经说过,麻黄汤可治寒疫。

  不过这个药方要怎么给,还是要好好谋划一番才是。

  羊献容似乎很忙碌,与他们又寒暄了几句,便起驾回宫了,会稽国夫人刘氏温婉一笑。

  “妾身体不适,就先失陪了,瑕儿,你好好招待,莫怠慢了客人。”

  两人见她面有倦色,便知道确实是身体孱弱,于是拱手相送。刘子瑜将他们带到书房,那里居然珍藏着一副蔡邕手书。

  羲之喜不自胜,立刻借来纸笔开始认真临摹揣度起来,祖逍二人不欲打扰,便去了园中散步。

  二月中旬的长安,正是早春季节,草色新发,梅花正好,刘家也有几株如胭脂般的红梅,清香扑鼻。

  刘子瑜似乎对南朝风物很好奇,问了他一些气候风俗方面的情况,颇有向往之意。

  “若是子瑜以后能来南边,我也会尽地主之谊,盛情款待。”

  祖逍随口笑道,刘子瑜的脸色却沉了下来,想来她也明白,此生很难有机会过去看一看了。

  二人遂转了话题,祖逍本就健谈,尽管刘子瑜话不多,还是相谈甚欢。

  下午在刘府用过餐,这才不疾不徐地告别,这次皇后召见有目共睹,也算是为他们二人挡了不少麻烦。

  倒是呼延赞十分热情,屡次上门拜访,那位首席孟博士,还力邀王羲之入太学做客卿博士。

  尽管羲之没有同意,却也推辞不过,去太学“交流”了两回,那些跃跃欲试要比个高低的前赵才

  请收藏:https://m.637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