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275章郑地虎发自发学习_买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运走,机器在土地里来回地开着,把土地刨出一道道沟壑——时常会趴窝,一修就要半天,但即使如此,它一天还是能做上百个人的活,人力也只能算是补充。这个是新造出来的机器,按照司机的说法(这个司机是工资最高的人),“不能把动力全跑满了,密封性不是特别好,可能会泄露,那就是严重事故了。”

  新泉县这里,因为有蒸汽机的关系,平地的速度比别的县府要快得多了,很快就平出了几百顷良田,这时候翻耕的人还是继续去翻耕,他们虽然是农户,但便犹如被买活军雇佣的工人一般,每天其实只管做一件事,在陌生的地方,这样做是很好的,因为地性不同,在新的地方种田,很多东西需要重新学习,在争分夺秒的时候,可以省去学习的工夫和必然会出现的错误,只专心地做着越来越熟练的一件事,‘效率’会更高。

  种田的人,是从哪里来呢?是从买活军的农业学校中出来的,这些田师傅们,一个人带了一班农户,田地一开垦出来,就洒草木灰肥田,种下豆子,第一年荒地都要种豆子肥田——这也是买活军的知识,在这之前很多农民压根都不知道。

  撒种培土之后,还有人专管除草、灌溉,喷药除虫,这里播种队又往前去了,这样每个人只做一件事,周而复始,多劳多得,田师傅每日要检验徒弟们的工作成果,给他们记‘绩效’。

  绩效多的,一天可以多拿个文,而且还有加政审分的机会,而这些农民们,每日早起晚间,见缝插针上的扫盲课中,一大部分内容都是在强调着这分数有多有用,他们也就不其然地重视了起来。

  这样大集体式的开荒,是十八芝从来没有见识过的,当然他们也会有很多的猜疑,譬如说这样会不会有人偷懒,反而不如大家各管各来得尽心。不过鸡笼岛这里,一年可以三熟,这里开荒,那里就肥田种豆,一些低洼水田,便种上水稻,三个月下来,这边还在开荒,那边已经收成,又有人来专管收成,按照之前撒种的顺序,这里有条不紊的收割、脱粒、翻晒……

  精细统治,居然连农事也可以精细的吗?这是十八芝的海盗们想不到的,就连郑地虎也没想到,买活军会在鸡笼岛实行这样的策略,而效果却还如此显著——不管是不是高产种,产量总是让人惊喜的,一块地从林地变成新田,再到有了收成,不过是四个多月的光景,大豆就已经收成了,一亩地小二百斤,按大豆来说实在不算是低的。

  而且,第二季立刻就可以下种,种了一季的大豆,田已经肥了不少,这一回来种地的又是另一拨农户了,买活军到现在才开始分田,而这些来种田的农户,是要给买活军交租子的。

  之前开荒的那些,固然做

  请收藏:https://m.637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