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43章遗产(三)_抗日玫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都可能在梅津镇一带登陆,直取大都。让忽必烈不得不抽调兵力,加强沿海一带的防御,弄得本来占优势兵力的蒙古军,处处设防,变得兵力紧张。

  嘎尔迪向忽必烈请示应该放弃河南,退守黄河以北,这样可以集中兵力,用于黄河北岸的坚守。河南到湖北,这一个突出部位,已成为鸡肋。

  忽必烈坚决不同意,他答应南妃,情况好转,还要向南进攻。如果全都退回黄河以北,以蒙古水军的力量,想打过黄河就不可能了。黄河水急,不能架设浮桥,蒙古水军又不如中华海军,所以拒绝了嘎尔迪的建议。领兵在外的嘎尔迪,恨不得返回大都,亲手杀了这个孤媚子“南宫蕊”。

  大元朝的江山就毁在这个女人的手里。对于忽必烈放纵陕西的朱瑶,嘎尔迪就认为不妥。蒙古军一开始用条件和朱瑶交换,以抽出兵力,集中对付蓝玫瑰这一点上,嘎尔迪认为正确,可是到后来,蓝玫瑰已然复出,这个时候,忽必烈还是答应让朱瑶、卢沙武向北发展,把黄河以西和以南的地区,全部让给卢沙武,这本身就不正常。把自己的军队侧方,交给意图不明,态度和立场都不明确的商洛军,让嘎尔迪担心。

  根据自己的消息汇报,这个主意好像是这个南妃出的,朱瑶野心大,让朱瑶挡住中华军北上,双方一打起来,蒙古军就会渔翁得力。这个计策听起来确实不错,可是一但朱瑶和卢沙武归顺中华,或者是诈降,河南的三十多万蒙古军就危险了。

  为此嘎尔迪上表,请忽必烈停止陕西北部的军队后退,进攻朱瑶和卢沙武的军队,让朱瑶两面受敌,逼她公开反叛中华军,背叛蓝玫瑰。但是忽必烈确认为南妃说的对,一但蒙古进攻严重,卢沙武、朱瑶公开投靠中华军,那怎么办呢?同样守不住陕西北部。

  忽必烈否决了嘎尔迪的主意。这样,蒙古军退出延州和甘凉地区,商洛军完全控制这些地方,卢沙武把兵力用在南部,对抗中华军方向,并没有向北部进兵,整个黄河以东地区出现兵力真空,广大的黄土高原,蒙古军和商洛军谁都没有去管。这让忽必烈渐渐得意,认为南妃是正确的。对朱瑶和卢沙武的反映,嘎尔迪也说不出什么来。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叶乾接到的命令,是向陕西北部进攻,迅速占领黄以西的空白区,完成对河南的蒙古军战术合围。

  这样,叶乾命令第一军石祥允的部队,从济南府沿黄河南岸,向开封方向进攻。第二军张桐所部向宿州进攻,拿下宿州后,向商丘方向进攻,进逼开封。第三军,以从江南秘密过江,进入襄阳,向北进攻南阳地区。第四军,从阜阳向开封进攻。第六军和进攻长安的第十军,向北沿黄河南岸和西岸向北进入延

  请收藏:https://m.637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