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一百零六章 归来_穿成科举文男主的童养媳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么,可说什么呢,说下面太危险,最好别去,可百姓的命就不是命了吗。

  周牧之亲自下了沟渠,捡了把铁锨跟着沈羲和一块儿挖,雨越下越大,等挖了半个多时辰,祝修远喊了停。

  “雨势大了,等雨。”祝修远抹了把脸上的雨,这么厚的土墙,应该能被雨水冲开。

  雨又下了半个时辰,土墙隐隐有崩塌之势,周牧之殷切地看着土墙,盼着大水把墙冲塌。

  祝修远道:“大人,回去等吧。”

  周牧之年纪大,淋雨受不住,只能点点头回去,他在帐篷里带了一个多时辰,听见外面有人道:“塌了塌了”

  棕黄色的江水浪涛滚滚,一个口被冲泄,整面土墙都崩塌了,江口的水从水渠流出,一泻千里。

  江面似乎浅了一些,等时间越久,这条人挖的江就会越来越深,越来越宽。

  周牧之怔怔地看着江水,“这是成了”

  沈羲和拍拍手上的泥土,“不,还要看庐江中下游灾情如何。”

  分流抗洪理论上行得通,有没有用要看中下游灾情有没有好转。祝修远松了口气,无论如何,这条河都分了不少水,就算效用微乎其微,但是豫州一带的百姓不愁水用了。

  周牧之:“愚公移山精卫填海,凭着一双手,也能挖出一条河来,行,挖出来的土建堤坝,这些日子辛苦了,回去歇歇。”

  周牧之看着三个年轻人,心中喟叹,一甲进士不负其名,在翰林院是屈才了。

  盛京翰林院一片轻松祥和。

  翰林学士徐成周呷了口茶水,雨前龙井,是难得的好茶。他把茶杯放下,听同僚道:“徐大人,这都七月底了。”

  徐成周:“莫非七月有什么讲究”

  “沈羲和他们三个都去了两个多月。”同僚一脸菜色,也不知是热的还是因为别的,“我听说周牧之治好晋阳水患。”

  徐成周道:“赵大人莫要说笑了,古往今来水患年年有,哪儿有治好一说,还不是等过了雨季,洪涝自己消停。”

  同僚摆摆手,“那可不是,往年朝廷赈灾无非是加固堤坝,发赈灾银子,这回好像是从青沔县分出一条河来,分流抗洪,解中下游百姓之患。”

  “周牧之这回可是立下大功,就算沈羲和他们几个没帮上什么忙,也能跟着喝点汤不是。”

  翰林院最大的官就是翰林学士,正五品,清闲活计,连个实权都没有,恐怕日后,沈羲和几人要和他们“平起平坐”了。

  都说莫欺少年穷,保不准沈羲和升官发财了再回来计较挤兑他的小事。

  徐成周茶都不喝了,今年殿试策论考的就是水患,皇上如果不是对沈羲和文章十分满意,也不会点他做状元。

  如果真在晋阳水患中立了功,这可是庇护千秋后代。

  “周大人何时回来”

  同僚道:“已经往回赶了,不然消息怎么会传过来”

  盖子落在

  请收藏:https://m.637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