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九十三章 革新_唐朝工科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意思,岭南冯氏、冼氏一直在谋求升格广州为南京,一旦成功,岭南同样也会照猫画虎。

  对朝廷来说,这也并没有坏处,行政效率大大提高,统治成本相对降低,而中央的权力并没有脱离。唯一真正具备掀桌子实力的,从来就只有武汉。其余各地,离开中央朝廷的威权,也是无法运转的。

  贞观二十五年的夏天,但凡有识之士都清晰地认识到,这是国朝统治形式转变的分水岭。

  伴随着朝廷在河中地区的军事行动趋于保守,如何扩大内部实力,如何消化已经吃下去的利益,才是接下来的重头戏。

  只是,这个成果,很有可能贞观皇帝不会看到,这是新皇才能享受到的福利。

  即便再怎么厌恶贞观大帝,儒门中人也不得不承认,李世民给后来者留下了一份极其庞大的家业。

  这是旷古烁今的家业,较之秦皇汉高,有过之而无不及。

  只是再大的功业,也任后人评说。

  至于眼下,皇帝受了热风,中秋也没有过好。明明是中暑,但那个做了五仁月饼进献给皇帝的御厨,被打了板子,屁股开花之后,内府放了话,以后再敢做五仁月饼,见一次打一次。

  “二郎,可要吃喝些甚么?”

  “无甚想吃的。”

  有些浮肿的皇帝挥了挥手,看着长孙皇后,“罢了,你还是让人叫些吃得来吧,免得你愁眉苦脸。”

  见丈夫打算吃东西,长孙皇后顿时展颜一笑:“恰好苏州进贡了‘豆瓣汤’,还有四鳃鲈鱼,正好做个‘鲈鱼莼菜’。”

  “旧年朕巡视扬子江,吃过这个菜。”

  回忆起了一些事情,杜伏威暴毙之后,他是外出过数月的,扬子江南北都走了一茬,不过是走的匆忙,只是亮个相,人也没有认全,就匆忙间返回中国。

  “这‘豆瓣汤’,定能开胃。”

  长孙皇后是个过日子相当精致的人,哪怕最艰难的时候,跟长孙无忌寄人篱下,她哪怕喝水,也要烧开之后凉了再喝,半点将就都没有。

  贞观一二三年日子不好过,要做表率,没有增加一副手势一件新衣,但身上的袍服,从来都是干干净净料子不变但是增补花色,看上去就又是焕然一新。

  能让长孙皇后也称赞的美食,自然是不会差了多少。

  “这是丽质也爱吃的吧。”

  忽地,李世民感慨一声,“朕,还是喜欢小时候的丽质啊。”

  很平静的一句话,没由来的,长孙皇后竟是有些眼眶微红,人一旦开始学会了回忆,习惯了回忆,并且时常在回忆,这说明……人老了。

  “圣人,可要传膳?”

  珠帘外,李婉顺微微开口,轻声问候。

  “拿进来吧。”

  “是。”

  李婉顺退到外间,领着传膳的宫婢进来。

  陶罐还有些温热,打开之后,顿时有一道热气出来,里面青白相间,再没有别的东西

  请收藏:https://m.637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