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六百三十四章 勿要辜负了朕一片厚望_长风万里尽汉歌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此地处大江中游,西连巴蜀,东接吴越,北至中原,南抵湘桂,可谓“四通八达”。”说话中陆谦站起身,接过教鞭点在了长江的中心位置——江陵之上。也就是老赵家二次迁都所在。

  此地也算是得天独厚,水陆交通尽数发达,在后世着有‘七省通衢’之称。比不得大武汉的九省通衢之称,但后者与江陵相比,只一个洪灾,便能把它所有的得分全部扣光。

  但那朝堂上的一干文武重臣看清楚了陆谦所指之地,竟然是前宋行在江陵的时候,那是一个个睁大了两眼。无奈何,在一干重臣的心目中,江陵城虽然不错,但那从来就不在他们的考虑范围。历史上,除了几个短命的割据势力,那儿也从来都不是一大一统王朝的国都所建之地。

  那地儿切还不如金陵,没王气!

  “陛下三思。彼处地形平坦,水路又非常便利,无险可守,一旦战事燃起,其祸不可预计。”宗泽第一个站出身来反对。齐军是如何打破荆襄的,在场众人可都心知肚明。

  接着就是林冲、闻焕章等人,那就像早前的金陵一样,就没一个人以为它是适合立都的。

  陆谦哈哈一笑,他既然考虑在江陵立都,那自然是有通盘考虑的。别的不说,就说这般立下都城之后,那饮水问题和粮食问题是都不需要忧虑了。可不能轻易地叫人堵住口。

  “彼处临近长江,自是水源充分。日后都城周遭的农业用水,城池内的百万军民的生活饮水,大小宫苑之用水,城濠、漕渠之用水,是全都无忧。又处在江汉平原腹地。朕本就准备在接下时间里对两湖地区进行移民,这般将都城立去,那效果更大。”

  “鄂北、湘南两省平原广袤,水源充足,本该是鱼米之乡,富饶之地。至今日之惨淡,实赵宋之过也。”虽说那洞庭湖沿岸已经得到不错的开发,但比之明朝时候的“两湖熟,天下足”,却还是差得远了。

  那鄱阳湖沿岸如今的经济地位是远胜过洞庭湖的。

  今后这江汉平原与洞庭湖平原,以及鄱阳湖平原尽数都开发出来,休说江陵日后的人口数量会是有百万计,那就是再翻上一番,也兀的不怕。

  当然,日后的江陵水况陆谦也是有所耳闻的。来自后世的他,生活在那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杂七杂八的欣喜可是知道很多的。大名鼎鼎的荆江分洪区么。

  ——所谓荆江,就是指古荆州一线的长江。是自湖北省枝江至湖南省岳阳县城陵矶段,自然也报过现下的江陵。

  那时候还刚建国不久,朝鲜战争都尚未结束,国内关于荆江水患的治理方针是:大堤挡水,分洪疏水。即是腾出一块地方让洪水淹没,“蓄泄兼筹,以泄为主”。无奈何,两害相权取其轻,好以保护下游的武汉、九江等大城市安全。

  请收藏:https://m.637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