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百三十七章 治政于蜀_三国从单骑入荆州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加的实用全面。

  可以说,这也算是大汉朝建国以来,案例最多、最细,也是最有实操性的一本助农实操手册了。

  刘琦麾下的军士,在休战进行军屯时,便是以此手册来进行农忙的。

  而眼下,刘琦麾下的军士在江州城转兵为农,开始协助本土的豪强、门阀、黔首农耕,将从荆州所带来的经验传授给他们。

  “以一亩地作为标准来看,一亩地,十八丈长,四丈八尺阔。将一亩地的十八丈长,横断作十五町,十五町之间,留下十四条道,让耕作的人可以走过,每挑到一尺五寸阔,每盯有一丈六寸阔,四丈八尺长……”

  刘晔拿着刘琦给他的《荆州齐民手册》,一边看一边诧异道:“竟然写的这般细致?”

  刘琦点头道:“其实这些道理,就很多种田、开荒十几年,或是二十年的老农而言,都是很正常的事情,但是这份经验,他们却无法向外广泛的传授,这就是弊端。”

  这是这个时代的普遍状况,在一地有些技术亦或是优秀的发明,但想要在全国普及,可谓难上加难。

  说白了,连正规的出版机构都没有,而且作为这个时代的主要宣传载体的简牍式书籍,大部分宣传的也是经学一类的东西,发明和技术类的知识根本无人问津,更无人将其编纂成书,即使有也是少数。

  但是现在,针对农业和医学这方面的技术手段,刘琦以官方的身份,开始对他们进行收纳归拢了。

  有利于民间农业和经济发展的优良技术,一定要记于实处,然后广泛普及。

  刘晔又仔细地看了一会,方才缓缓地将那份简牍合上,叹道:“君侯果非常人,刘晔佩服之至……学经之人,大多不碰奇技淫巧,皆视之如洪水猛兽,君侯却不避之,真是了不得。”

  说来也是,这年头的人,学经都学不尽,编纂评述都编不完,哪有时间学奇巧技?

  说到这的时候,却见刘晔突然道:“其实刘晔平日里也喜好此道,只是一直不便与其他经学之士详谈,恐为人效,然今日终于可以跟君侯深研了。”

  刘琦没想到刘晔对于奇淫巧技还颇感兴趣,笑道:“子扬想与我研究什么?”

  刘晔兴奋地道:“君侯可知抛石机?”

  刘琦淡淡笑道:“自然知道,自千多年起,诸侯彼此相攻,攻城拔寨之时,常用此物。”

  “抛石之器,乃是以人用尽全身之力,向空中抛石,但搬运费力,容易被地敌方突袭,除非是大型的攻城之战,否则不适合使用,刘晔自思,可将其改造成车,运转自如,用战马拉乘于战场之中,往来转圜相对容易,如此攻城拔寨,可事半功倍。”

  刘琦恍然地点着头:“子扬有图么?”

  “刘晔早就曾着手研究此物,君侯若是想看,我三日内便可绘制成图!”

  “好,那就绘

  请收藏:https://m.637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