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千零八十七章 用人不疑_三国从单骑入荆州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而从九江和庐江调人,这就符合规矩,不会影响民心了?”

  周瑜道:“臣之所以如此献策,乃是基于两点原因,一是九江和庐江离汝南较近,征调的人丁可迅速派往前线,不会耽误时间。”

  “其二,九江和庐江昔日乃是袁术的地盘,袁术不懂得体恤军民,这些年弄的江淮之地民生凋零,黔首齐民流离失所,人不得安,地不能种,百姓易子而食,各地贼寇蜂起,直到陛下接手淮南,普及镇西稻,安抚流民,方使两淮安定。”

  刘琦明白周瑜话中之意了。

  “你的意思,是以朕今时今日在江淮的威望,可以行此事也?”

  周瑜拱手道:“不仅仅是威望,更是如今江淮的形式,非得请陛下如此行事不可。”

  “江淮如今是何形式?”

  “陛下这两年间虽然致力安定天下,拯救江淮苍生,但袁车骑昔日将九江郡破害的太过严重了,以至于现在的九江和庐江,依旧有大批流民,这些人无田可种,纵然是想在本地给大族和豪强当徒户也不能成,毕竟豪强望族的能力有限,他们所能收留徒户的数量对于如今江淮的流民来说也是杯水车薪,那些不能得到豪强收留的,只能是进入山林,或是成了流寇,或是成了山越,但生活依旧贫苦,朝不保夕,所以是收编一部分徒户充军,对于淮南本土而言,也是一件天大的好事,如此在一定程度上而言,也可以解决一部分淮南目下难民与流民的数量。”

  刘琦闻言缓缓地点头,道:“你此言甚是,只是就算是朕的声望足够,但若是随意征调豪强徒附,也需要找一个合适的方法,以免引起激愤。”

  周瑜道:“臣举荐临涣县一个豪族中人,此人在淮东颇具影响力,家中良田徒附数量极多,且为人又乐善好施,目光远大,他若是率先答应借徒附与陛下,则淮东诸豪闻之,定纷纷踊跃进献。”

  “你所言者是何人?”

  周瑜认真地道:“臣所言者,乃临淮郡东城县人,姓鲁名肃,字子敬。”

  “是他……”刘琦的表情略略一沉,道:“这位鲁子敬,既是一位英杰,这些年来在临淮,却不曾得袁公路征辟么?”

  周瑜笑道:“这也正是鲁子敬的高明之处,昔时袁车骑在淮南势大,欲用鲁子敬为东城长,闻子敬对其母言,袁公路骄横无纲纪,非治乱之主,徒凭四世三公之名惩威尔,今虽据淮泗,称雄一方,但吾料之,其兴也勃,其亡也忽,不足为其立事。”

  刘琦听了这话,不由哈哈大笑起来。

  “这个鲁子敬,倒是颇有远见,他跟公瑾相善?”

  周瑜拱手道:“不敢瞒骗陛下,鲁子敬与我相善,陛下若是愿意,周瑜愿意写书信一封,请子敬来陛下军前效力……只是不知陛下……”

  周瑜心中此刻吃不清楚,以自己的身份若是向刘琦举荐贤能,到底算不算是僭越。

  毕竟,他当初乃是一名降将。

  不想,周瑜的话刚说完,就见刘琦毫不犹豫的对他道:“公瑾能为朕举荐贤能,这说明你与朕并不见外,你昔日虽是兵败而投,但咱们君臣能够做到今日这样坦诚相见,互相信任,此乃天意使然,这说明你与朕都是当世英杰,彼此惺惺相惜……你举荐的人,朕绝对是用人不疑!”

  请收藏:https://m.637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