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324章 房遗爱_大唐马王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而李靖一向为人沉稳,他压在心里的话若是不想说出来,你就是用铁通条撬也撬不开他的嘴。

  也许卫国公李靖是好意,也许李靖后来曾经推心置腹地、劝说过他忘年交的好友,让他慎重。

  这不是闹着玩的。毕竟玄武门的血腥事件,便是在亲兄弟之间暴发的。

  侯君集怒而弹劾李靖,说李靖要谋反。

  在查而不实的情况下,弹劾者是要担罪的,弄不好便要丢官罢职。许多人不明所以,因为替侯君集求情的,恰恰是——卫国公李靖。

  贞观十四年,四十一岁的贞观皇帝,命三十六岁的侯君集带兵攻打高昌。

  也许,郭孝恪猜测,与先皇一向更亲密的卫国公李靖,将豳州得到的传言告知了贞观皇帝。

  但皇帝保持了沉默。

  一个得不到承认的私生子,对他还够不成威胁。

  贞观十七年,四十岁的侯君集,以破灭两国的功勋,由潞国公转封陈国公,并出任兵部尚书。重权在握,功成名就,然而却在众人的意料之外,他参与了李承乾谋反。

  贞观皇帝为侯君集向众臣求情,要赦免侯君集。

  然而又是一个出人意料,凡是有资格参与意见的那些重臣们,居然意见出奇的一致——不行。

  假设这些人都知道了侯君集的真实身份,但偏偏每个人都处于心照不宣的状态……兄弟相争太血腥,也许人人都怕了。

  如果压根就没有这个私生子的话,你好我好,能省下多少心?

  贞观皇帝或许早就知道了侯君集的真实身份。

  可他实在不愿再有这么个强有力的兄弟冒出来。他可以许给侯君集高官厚禄——除了高祖儿子的身份。

  但这样的想法,注定使贞观皇帝失去了赦免侯君集的能力,亲情国法,众意难违。世事不两全,贞观皇帝给侯君集留了一“妻”,一“子”,从此不上凌烟阁……

  郭孝恪猛的想起来,在贞观十七年年尾,他第一次遇到刑徒身份的侯骏时,便一眼看出来,他像自己的故友侯君集。

  这件事,最终以皇帝是“高府”公子的身份得以释清——死去的,和冒名的,原来是孪生兄弟,这两位年轻人生得更像。

  但此时郭孝恪更想信了自己的猜测,金徽皇帝与侯君集相貌相似,不是因为两人是父子,多半是因为高祖的血缘——两人是叔侄。

  这件事他要不要与金徽皇帝讲呢?

  讲了有没有什么意义?

  只要讲了,便连谢金莲和永宁公主——甜甜也夹在其中了!

  皇帝在任西州大都督时,明明将纥干承基拖到高丽前线给先皇,先皇对于侯君集的案子却没有任何反应。

  那么先皇是真不知道,还是故作不知?

  这一件事的来龙去脉要理清楚,可真不是个轻松的事。

  此时,书场上的一片哄笑才将郭孝恪的思路打断了。

  老者道,“多了多了!杨

  请收藏:https://m.637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