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312章 告享太庙_大唐马王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今日到场的长一辈的亲王,有二十三岁的大胖子江安王李元祥,二十九岁的郑惠王李元懿,三十岁的徐康王李元礼,三十一岁的荆王李元景、韩王李元嘉……但福王李元婴这次没来。

  这些元字辈的亲王们年纪都不大,最年长的只有三十一岁。玄武门之变时,他们有的只有七岁、八岁,而李元祥在那一年出生,李元婴还没出生呢。

  建成、齐王和秦王三兄弟,当年为了太子之位惨酷相争,说起来离他们很遥远,贞观皇帝登基之后,对这些小兄弟们都不错,只要够了年纪便给他们封王,给他们不小的地方。

  而这些自小离了高祖身边的孩子们,虽然没有得到高祖的言传身教,反倒还都成人了,除了李元婴和李元祥之外,个个都自学成材。

  李元礼性情谦恭,有敬畏之心,善骑射,治理绛州口碑很好。李元景更是颇有治名。李元懿喜好经术,数次明断大案,能力也没的说。

  潞州刺史,韩王李元嘉的母亲是宇文昭仪,宇文述的女儿,一度受宠于高祖。高祖即位后欲立宇文昭仪为皇后,但昭仪坚决推辞不受。李元嘉以母亲受宠的缘故,特别被高祖喜爱,但这个人没有丝毫骄奢之心。

  看起来宇文昭仪很有些头脑,细想她那时若登了后位,年幼的李元嘉便成了嫡皇子。那么失去了嫡子身份、而正当壮年的建成兄弟更不会善罢甘休了。

  但正是玄武门之变,让他们的父皇李渊一下子跌下了皇帝宝座,这样的遭际胜过了连篇累牍的说教。

  这些高祖的儿子们经历了一个人成长中最难经历的东西,随着逐渐年长,他们谨慎自敛,最后都成了大唐各主一方的诸侯,任何一个都不是等闲之辈。

  再看贞观皇帝的后辈里,李泰、李治两位与金徽皇帝同母的亲王都在,此外还有纪王李慎、越王李贞、蒋王李恽等人,这些人有的年纪比元字辈的还要大,但给人的感觉,在成熟稳重上却差了不是一截。

  人们一眼看到的是曹王李明,他名义上是李元吉的后嗣。齐王和李建成不一样,李元吉以谋反失败的罪王身份,仍然有配享太庙的资格。

  再一个便是三十岁的吴王李恪,他是李世民与隋炀帝之女杨妃的儿子,在兄弟中排行第三,年纪仅次于太宗皇帝的嫡子——李承乾和李泰,是皇帝庶子中的长子。

  人人都知道李恪身份不同一般,他身具隋、唐两朝皇室血统,因为他那位大隋公主的母亲,李恪差点成为嫡子,在面容和身量上有些贞观皇帝的遗韵。

  这个人的文才不错,骑射功夫与上一辈的李元礼并称。

  有人猜测,正是身上具有两朝皇室的血统影响了他,不然怎么直到现在,李恪都有爵无职?而且先皇至死都没有提到过对他的安排。

  正在人们胡思乱想的时

  请收藏:https://m.637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