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十八章 箭在弦上_撼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不久。关中消息传来,说唐军兵马调动频繁,似乎准备出兵。杨侑对此只是淡淡一笑,再过了一日,确切的消息传来,李渊以李世民为主帅,整兵三万。准备从潼关出兵。杨侑接到消息,立刻猜到李渊的打算。他这是要抢占函谷关。以目前的局势来说,函谷关虽然在王世充手上,但却是鸡肋,对守住洛阳并没有什么好处。相反,若是落入唐军之手。便可以借助李唐的力量,来对抗隋军。

  对此,杜如晦显得有些狐疑,李渊是老奸巨猾之辈,如今隋郑大战,仅仅是开了个头,此时加入中原战事。似乎太早了一些。

  杨侑也有些奇怪,按理来说,此时正是李渊休养生息的最佳时机,而且伪唐连战连败,从士气上来说,遇见隋军必然是吃亏的。这个时候,李渊再度出兵,难道说有什么依仗不成?

  此时已经是六月中旬,隋军开始攻击洛阳城北的各处堡垒,一时之间,兵戈再起,隋军利用临车、投石器等利器,半月之间,攻下洛阳城北的堡垒三十多座,郑军风声鹤唳,余者闻风而逃,余下空无人烟的堡垒二十多座。

  杨侑旋即派兵进驻堡垒,王世充根本没有想到,用来防御隋军的堡垒,反而成为隋军遏制洛阳的利器。隋军占领了洛阳北部的堡垒之后,杨侑再度将大营南移,离洛阳不足二十里,随时可以出兵威胁洛阳。

  王世充得到消息,大为恐惧,隋军攻城是一把好手,投石器威力巨大,而且杨侑诡计多端,一会冰城,一会烧城,很难对付。王世充再度修书一封,向李渊求救,同时,他表示愿意献出函谷关,以便唐军可以顺利支援洛阳。

  两日后,李渊得到消息,对此,他只是淡淡一笑,王世充焦急的心情他十分理解,但身为大唐的君主,自然要以大唐的利益为重,出兵救王世充是为了大唐的利益,而不是所谓的盟友。所以,唐军绝不可能提前与隋军决战。出兵函谷关,是要掌握进兵洛阳的通道,同时也是接着关隘阻挡隋军,是符合大唐利益的。

  但为了坚定王世充的抗隋信心,李渊还是下令李世民速速出兵,夺取函谷关。李世民得到消息,立刻带兵五千,日夜兼程,仅仅用了两日,就从长安抵达了函谷关。函谷关守将李君羡得知李世民杀来,立刻开城投降。事实上,他已经暗中决定投靠李唐,只是时机未到罢了。

  如今秦王领兵前来,正和李君羡的心意。李世民拿下函谷关之后,立刻带着诸将登上城墙,观望着城外连绵数里的隋军大营。由于信息的落后,李世民还不清楚洛阳的战事究竟到了何种程度。

  李君羡比较了解,于是在一旁解释。李世民这才明白,隋军气如长虹,已经攻占了洛阳北方的堡垒,若是函谷关被隋军攻下,合围之

  请收藏:https://m.637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