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74 师兄加油_满唐春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收到郑汉还有老古师傅亲手画押的文书后,刘远终于放下心,从现在起,这两位就是自己人,可以把自己的想法和两个老行尊式的行家里手交流了。

  “东家,你说吧,怎么做,我们全听你的。”郑窑头签了那份合约,工钱从原来三两一钱真接暴涨到六两二银一个月,这可是一笔很不错的工钱了,心里对刘远自然更为感激,立马就表忠心了。

  这可是一份很好龗的工作,合约上说好,就是东家不经营陈家窑,也会一次性被给自己一百两银子,旱涝保收啊。

  老古师傅则有点疑惑地说:“东家,刚才你说的印刷,恕我直言,那雕板怎么和我们这些烧泥制瓷的联系起来了,小的怎么想也不明白,还请东家明示。”

  刘远神秘地笑了一笑,没有回答他们的问题,反而问起他们来:“我问你们,雕版这么好用,为龗什么不能推广,现在要一本好书,多是用手抄呢?”

  “这不简单吗?”郑窑头马上应道:“做雕板对雕功要求很高,不是大师傅都不来,费时,工钱高;二来木质坚硬的木料不多,最好龗的木材是黄杨木,不过黄扬木生长不易,成材难,所以价格居高不下;最龗后就是雕刻成板后,也难保荐,防潮防虫,又怕它断裂又怕它腐朽,就是保存得很好,不过木质容易损耗,所以一直都很难推广。”

  “对啊,一个雕板也刻不了多少字,要是字少一点还可以,要是一部书字多的,要用到上百成千块刻版,去哪里弄那么多黄杨木啊,不行的,也就是印印年画、佛经之类还勉强可以。”老古师傅也附和道。

  “嘿嘿~刘远得意地笑了笑:“谁说一定要用黄杨木的?”

  郑汉好奇地说:“不用黄扬木,那用什么?”

  “那你以为我买这窑子干什么的?”刘远反问道。

  “不~~不是用泥吧?”老古师傅好像明白刘远的意思,马上又摇摇头说:“这是一个好主意,不过这个很有难度,烧成陶瓷的话,很容易破碎,再说,也没人这样干过。”

  没人干过才好,要是有人干过了,哪里还轮得自己来“吃肉”呢,以商人的贪婪,汤都没得喝了。

  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还造纸术,是华夏的四大发明,这是写进课本的内容,刘远自然非常清楚,印刷术到了宋朝,一个叫毕升民间奇人,用胶泥刻字,然后再用活字排版,循环再用,极大的提高了效率还有降低了成本,这才让印刷业得到肥沃的土壤,从而得到极大的发展,可惜,刘远的出现,蝴蝶扇动了它的翅膀,产生了奇妙的蝴蝶效应,从而使历史出现了一丝变动,印刷术也提前几百年面世。

  “没人试过,那我们就试”刘远信心十足地说:“没试过,又能怎么知龗道呢,黄杨木要十年、几十年才能成材,

  请收藏:https://m.637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