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34 未雨绸缪_满唐春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崔敬满意地点点头说:“不错,利益均沾,风险共担,多个朋友,自然就会少个敌人,你会这样想,老夫很欣慧,既然你这么有把握,那我们就来说说这条新路吧。”

  “岳父大人,现在说?现在只是一个构想,手头上也没资料啊。”

  “老夫是工部尚书,天下重要的河道、官道的资料皆有备案,你稍等一下,我书房里找找,我记得有那么一份资料的。”

  崔敬也是一个干大事的人,一听到这么诱人的前景,立马行动,很快,他就拿着一卷地图回来了。、

  等到地图一摊开,刘远吃了一惊,好奇地说:“咦,还不是长安到洛州的官道图吗?”

  “嗯,不错”崔敬点点头说:“在贞观五年,有人提出重修长安至洛州的官道,当时引起不少的争议,不过因为国库不够充盈,最龗后不了了之,这是当时绘制的最新官道图,刚巧就留在府上。”

  以前想修没修,现在多处用钱,光是修筑大明宫就够国库吃一壶的了,刘远还知龗道,不出意外的话,大明宫刚修筑好不久,太上皇李渊还没来得及搬进去就挂了,那样的话,又要大修陵墓,又是一大笔开支,再加上这新路有崔氏参加投资,嘿嘿,长安和洛州的百姓还有商贾想走好路,还要耐着性子慢慢等吧。

  摊开地图,崔敬开始讲解道:“从长安到洛州,官道全长为七百八十六里,途经商州,快马每个时辰大约六十里,大约十多个时辰就可以到达,说远不远。说近也不近。”

  刘远看着那地图,只见地图标得还是很详细的,哪时有驿站、哪时有村落,都标得一清二楚,由长安出发,犹如一条蛇一般,弯弯曲曲的,最龗后到达洛州,七百多里,相当于三百多公里。就高速路来说,也是不短的了。

  “小远,你看了这份官道图,有什么想法,你就直说吧。”崔尚也在一旁看着皱着眉头的刘远。小声地说道。

  “这官道修得也太弯了,你们看。从这里一直修。多省时间和距离啊,为龗什么要拐一个大弯,要经过这个杨家村呢?这个杨家村是什么地方?很繁荣的吗?”刘远指着地图时那条明显变弯的官道有点不解地问道。

  很明显的浪费时间和路程,整条官道好像都要迁就那个杨家村一样。

  崔敬摇了摇头,苦笑着说:“繁华算不上,也不是什么军机要地。杨家村也并没什么重要的大人物,只是前朝权臣杨素的儿子哪里建了个田庄,杨素有时到哪里住上几天,主持修道的官员为了讨好杨素。把擅自主张,把官道修经他的田庄,方便他出行,耗费了不知多少钱粮呢。”

  原来是这样,刘远也懒得评价前朝的功过,就着烛光,仔细看着地图。

  “岳父大人,这叫黄家涌这一段,为龗什么故意绕了一个大拐弯

  请收藏:https://m.637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