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3 二个愿望_满唐春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老将军,你说的微雕吧,那个,的确是不易发现”

  刘远有点不好意思地说:“那个,以前我做学徒时学过,也做过商人,不过很早就脱商为士,老将军若要订购上好龗的首饰,可以到扬州金玉世家订制,恕小的不能为老将军效劳了。”

  自己的这点老底,哪里瞒得过有心人?只要稍稍一查,马上就能查出来了,刘远干脆自己说出来,倒显得自己坦荡荡。

  在场的一众大员相互一笑,也并不放在身上。

  虽说做官俸禄不少,一个人锦衣玉食不难,但是要维护一大家子人的锦衣玉食,平常送礼、宴请,维护自己官家的体面,养奴蓄婢、照顾本族亲友等等,一年的开销下来,那点俸禄根本不够,在场的,谁手里没有几个赚钱的物业,每个月都给自己提供大笔的进项,只是大家都要体面,交给心腹之人,自己不露面而己。

  这些都是官场的潜规则,谁也没捅破。

  李靖一本正经地说:“非也,非也,小郎君,秦老哥的意思,不是想订什么首饰,而是想把这手绝活用于情报之用。”

  “什么?用作情报?”

  “对”李靖解释道:“就是没有战争,四周的边境也不能停止派遣细作来收集情报,当战争一至,来往传递情报就更加频繁,而细作的暴露的危险也加大,有不少细作就是过关时被搜出秘密书信而被捕,一年不到,军部在吐番己损失了近十名的细作,细想起来,主要是我们缺少一种行而有效的方法,听说小郎君能把字刻在首饰之上。哦,对了,在一品诰品夫人的七十寿宴上,你在一件小小的首饰上,竟然刻了满满一部《金刚经》,很多人都亲眼目睹,简直就是神乎其技。”

  李靖继续说道:“如果小郎君肯把此法传授,用于细作传递消息,那么就是暴露在敌人的眼皮底下,他们也发现不了。这样一来,不仅人安全,而消息也会准备送达。”

  刘远楞了一下,不是吧,用微雕来传递信息?

  这时御书房里众人都盯着刘远看。特别是李二,深知情报对战争的重要性。闻言也开门见山地说:“刘远。此事关乎国运,只要你把此法献出来,朕重重有赏。”

  唐代没有电话,没有发报机,没有间谍卫星,要探取情报。多是派细作前往,探得消息后,再设法传回去,最常用的就是用信鸽和细作。因为信鸽经常会出现意料,敌军也会很注意天上飞的信鸽,在边境处布下大量的神箭手,一看不对,马上把它射杀,所以用得最多的,还是用人随身携带。

  科技发展还是很低下,看历史就知龗道,古代的对传递消息的方法还简陋,有一个故事就能讲述得很清楚,古罗马的细作把重大的信息传回国内时,有一个极为费劲的办法,那就是找个人来,把他的头发

  请收藏:https://m.637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