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65 不识好歹_满唐春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出了一口恶气,见识到刘远的才情、考察了刘远起居饮食,看在“生米煮成熟饭”的份上,总算还算顺眼。

  现在从崔敬的嘴里说出替刘远作媒这样的话,很明显,崔敬给刘远一个机会和台阶,从他嘴里主动说出希望追求自己女儿梦瑶的话,这样一来,就是刘远主动求亲,而不是自己主动提出把女儿嫁给他。

  虽说最龗后结果是一样,但先从谁的嘴里道出,那意义可是完全不一样的。

  难不成,自家那个秀外慧中的女儿,是嫁不出、没人要的“剩货”?

  要不是女儿情窦初开,平日多是养在深闺之中,思想单纯,哪里被刘远那臭小子哄上手,不知多少王公大臣、名门望族想跟自己结为姻亲呢,真是可恨。

  一想到这里,崔敬心头又是火冒。

  他一早就想好,刘远开口了,就是答应,也不会那么爽快,一定要好好修理他,若不然,他还真不知清河崔氏的厉害,要不是看在女儿的份上,他一早就死上十次了。

  崔刺史则有有点妒忌看着刘远,眼光有点复杂,自己都不知第几次妒忌刘远那家伙了,自家三叔,堂堂清河崔氏的第三号人物,为了掌上明珠,这话暗示得有点明显的话都说出来了,这姓刘的小子祖坟风水好啊,敢情一个月也得冒好几回青烟吧。

  一个低微的商人,把士族之首的崔氏的女子哄上了床,擦完嘴就跑,还让人家的老爹千里迢迢跑来这里善后,不仅没有受惩罚,还有一份天大的前程在哪里候着。天啊,这个世龗界真是太疯狂了。

  崔氏叔侄的心思刘远并不知龗道,他此刻心里纠结着呢。

  有一个做尚书的人做媒人,这绝对是一个极为风光的事情,以商人的地位,就是请一个里正来做媒人,也得花费不少钱银,还得看他们的脸色,媒人不同于媒婆,本质很大的区别。

  不做中。不做保,不做媒人三代好,这是对媒人的概括,在唐朝,又称为月老。要是摄合得不好,那是害了二家人的。不是专职的。很少人肯做,要一个有身份的人做媒人,那可是一个大难事,,现在一个尚书大人主动说做媒,这得是多大的面子啊。

  刘远也知这机会极为难得。不过,他犹豫的是,到底是把这个“名额”给谁呢。

  现在很明显的是,自己身边有两个红颜知己:一个是始终对自己不离不弃、青梅竹马一样的小娘。另一个是对自己一见倾心、色艺双绝,曾经艳绝淮的杜三娘。

  就情理来说,请崔敬作为自己和小娘作为媒人最合情理,毕竟她一直是自己正房的人选,识自己于微时,可谓是患难见真情的真爱;可是如果把这个机会给了杜三娘,以崔尚书的名望和能耐,自然不会为一个奴隶作媒,说不定借这个机会,帮杜三娘脱了奴籍。

  一个是青梅

  请收藏:https://m.637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