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七百八十章 水师(二章合一)_东厂督公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让那群大老粗穿上长衫去当先生,简直开玩笑。

  不过没关系,朝廷在威海卫的港口里,足足安排了十五艘教练船。

  从两三层楼高的大船到半人高的小快船都有。

  至少百分之八十的时间,都是在教练船上进行实操演练。

  虽然讲课不在行,但是要论摆弄这些船只和穿上的战炮,大老粗们可比谁都轻车熟路!

  照他们的话说,论大洋上干架,老子就是爷爷!

  什么风用多少角度的帆开最快,什么船用什么炮弹轰最爽,什么航向什么阵型才能对敌船形成优势,他们绝对门儿清。

  还有,哪里的港口最富庶,水深多少,船该怎么停,他们更是门儿清。

  至于天上、海上什么征兆会出现什么天气,他们更是如数家珍。

  要什么课本?那他娘都是老学究读的!

  要想练好在海上干架的本事,那还是得坐船漂在海上讲!

  郑芝虎、郑芝豹这一年多可没闲着,两人每天都挖空心思地想如何把这些学生兵带好。除了把以前在自家船队里的那些一股脑儿都教出来以外,他们还结合明军水师提出的一些建议,生生地请学堂里的老学究编了一本《海训实录》,里头有字有画的特别好懂,去年崇祯生日那会儿他们还将此作为贺礼送到宫中,让崇祯龙颜大悦,不但下旨褒奖了一番,还赏了好些个东西呢。

  他们何以这么努力?

  没别的,他们的身家前途可都系在这个学堂上。

  要是连这个学堂都办不好,朝廷还会高看他们一眼?

  估计郑家这辈子都甭想翻身了!

  而这,正是秦书淮需要的。

  秦书淮这次在家足足呆了一个月,终于把接下去要做的事情理清楚了。

  崇祯七年四月十八,秦书淮上疏崇祯,详细地阐述了接下去要重振水师,并且备战明缅战争的战略方针。

  崇祯在接到奏章的第二日,立即召秦书淮进宫询问。

  “秦兄,这几年大明四处用兵,眼下朝鲜的阿敏尚未完全平定,若是再对缅蛮、西夷红毛用兵,是不是有些操之过急了?”

  在崇祯看来,现在提这个有点急了。

  毕竟这几年仗打下来,虽说大明赢了,但精锐已经所剩不多了。

  算上东征朝鲜的李定国部,现在最精锐的部队也就七万人,这还包括随时可能回去的魔教一万余人马。

  次精锐的部队,那也就是袁崇焕手上的关宁军和京城附近的宣府军、大同军等,满打满算也就七八万部队。

  算上甘肃还能打的四五万,这么全部加起来,也就是十六七万。

  大明的主力全在这了,其他的卫军虽号称百万,那基本就是吓唬人的——当然也许经过这两年的整军,稍稍比以前能好点。

  但是在这个时候再往外用兵,是不是太急躁了点?

  崇祯当然有开疆拓土的想法,他当然也咽不下大明几十万里的

  请收藏:https://m.637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