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42章 堵门的棱堡 求月票_奸雄天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忽必烈要是能忍下来,那他就不是什么大大的汗了,而是大大的缩头乌龟!

  就在海河两岸的堡寨被点燃的时候,这一qiē的始作俑者,很快就要被蒙古人称为“明寇”或“明贼”的陈德兴,也已经退回了海河口。正站在“霹雳”号战舰的船舱内,远望着黑沉沉的塘沽城工地沉吟不语。

  塘沽城分为南北二城,北城建在一个名叫郭家堡的小小的河套之中,三面临河。只有北面是方便通行的陆地。现在已经被壕沟和木栅栏保护了起来。在木栅栏内,还修建起了望楼、炮台和码头,在炮台上架起大炮便可封锁大段的海河河面。

  塘沽南城位于北城东南。和北城隔河东西相望(因为河曲的缘故,南北二城是东西相望)。两城之间计划用浮桥相连,互为犄角。因为北城处于南城上游。所以当北城炮台封锁了河面之后,南城沿岸便是理想的码头、泊位所在。为数超过200的各种海船就拥挤在那里,排出了超过10里的长队。南城的面积也要大于北城,防御的木栅栏和壕沟建在城南和城东,其中城东是依着大片盐碱滩(海滩),估计就是后世天津港的所在。

  这样的“城”,其实就是个大寨,完全是粗创草建,之所以如此,是北伐军参谋司认为忽必烈很有可能在北伐军登陆后,立即调兵反扑。所以北伐军需要在最短时间内构建起防御工事。

  可是出乎陈德兴的预料,忽必烈好像化身成了忍者神龟,任凭陈德兴怎么打脸儿,就是不露头。除了为数不多的蒙古骑兵在海河两岸游荡,遮蔽战场之外,就没有蒙古大军的踪影!

  而缺乏骑兵的陈德兴,也不舍得把自己仅有的1500骑撒出去搜索,一时间也摸不透忽必烈的部署。还当是暴风雨前的平静,不敢掉以轻心,只能一个劲儿的催促民伕赶工,早一天建成塘沽城,才能早一天把心放下来。

  身后响起了脚步之声,陈德兴回头一看,正是参谋司军师张世杰。张世杰虽然不大通水战,但是陆上的本领,特别是对北地和蒙古军队熟悉程dù,肯定是北伐军中第一的。因此才得到了军师一职。

  “大王,还顿在这儿作甚?也没什么好瞻看的了,塘沽北城已经初具规模,鞑子就是来了也没甚好怕的。据城死战就是了,若没有大王所造的大炮、天雷,这城或许难守。但是有了大炮、天雷……就眼下塘沽的城防,给我五千兵便能挡十万鞑子!”

  陈德兴淡淡笑了笑:“要是真有十万鞑子汇集塘沽就好了。俺们用一万五千人在塘沽这里吊着十万鞑子,只要打出一个僵持,南北豪雄都知道该怎么选了。那位益都相公也就不会总是磨蹭了,只要燕云这里打好。俺们起码有辽东、高丽之地。”

  张世杰哦了一声:“

  请收藏:https://m.637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