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九五章 人事争夺_回到大明当崇祯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部并非好事,所以今天便趁着大朝会这个日子,首先解决吏部尚书的人选问题。

  此外,钱谦益罢职后,内阁东阁大学士出现空缺,朕观朝堂上有资历、有威望、有能力的大臣并不多,朕以为大可将两职皆选为一人,由一位能力出众之大臣来身兼东阁大学士、吏部尚书两职。

  敢问诸位卿家,可有合适人选供予朕乎?”

  崇祯的这一声询问,终于让整个朝堂活过来了。

  诚然,李道政之死,钱谦益等百官的被逐出朝堂,让他们很有兔死狐悲之感,为李道政、钱谦益等人打抱不平。

  可反过来一想,钱谦益等一百多位官员的丢官去职,岂不是意味着大把的升迁机会么!

  上至内阁辅臣、吏部尚书,下至科道御史、六部郎中,空出来的职务一抓一大把,这等升迁机会可不是什么时候都有的,过了这个村可就没这个店了。

  尤其是崇祯还定下基调,顶替钱谦益的人选将身兼内阁东阁大学士、吏部尚书两职,这莫说是没有入阁的各部尚书、侍郎了,即使是已经入阁的张瑞图、郭允厚、李国普等辅臣,皆心动不已。

  须知道,吏部尚书向来便是六部排名第一的尚书,吏部尚书往往被同僚称之为吏部天官,其权势仅比内阁首辅、次辅稍低,比普通的内阁辅臣还要大。

  而且吏部尚书还将身兼东阁大学士一职,连入阁这个门槛都一迈而过,这简直就是天子在为黄立极选拔内阁首辅的继任者啊,试问谁能不动心?

  于是,朝堂上立即沸腾了起来,满朝文武包括内阁黄立极、施凤来在内,纷纷向崇祯推荐自己所钟意的人选,候选人包括六部的尚书、左右侍郎,一共有十位大臣得到了大臣们的提名。

  而这十位候选人中,之前抱着投机之心对崇祯大肆吹捧的温体仁,竟也位列其中,无疑使许多人大跌眼镜。

  虽然温体仁有五十六岁,年纪已不算轻,但他长期在基层工作,在朝廷各个衙门摸爬滚打了近三十年,直到天启四年才当上了礼部右侍郎之职。

  在满朝文武看来,温体仁担任高官的时间太短,资历未免太过浅薄了些,而且在吏部考评中,温体仁从来就没有太好的评价,能力平平,即使成为东阁大学士和吏部尚书的候选人,想来也是陪跑的角色吧。

  由于东阁大学士兼吏部尚书的位置太过重要,朝堂上的纪律渐渐有所松动,原本摄于崇祯之威尚有些小心翼翼的朝臣们,竟纷纷争执起来,你一言我一语,都想要自己选择的利益代言人上位。

  “臣认为房侍郎主持吏部工作颇有成效,应该顺势提拔房侍郎为吏部尚书!”

  “荒唐!吏部从前尚书周应秋以下,皆为庸碌之辈,否则何以排名六部第一的吏部竟沦为小角色?房侍郎不足堪用也!”

  “臣以为刑部苏尚书刚正不阿、判案公允,在民间素有苏青天美誉,乃吏部尚书不二人选!”

  “放屁!大明以降只闻海青天之名,凭他苏茂相也配叫青天?”

  ……

  虽然之前太过安静并不太好,但如今吵吵闹闹也着实让崇祯闹心。

  “够了!”

  崇祯猛的一声大喝,斥道:“朝堂之上竟如市井妇孺一般吵个不休,尔等还有身为朝臣的自觉与体面吗?朕是不是把朝堂腾出来给尔等吵个够!”

  请收藏:https://m.637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