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975章 契丹来借粮_大宋将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激动的心情,反复纠结了许久,“爹,你的担心是对的,粮食的确太敏感了,我们不能乱碰……可是又不能便宜了王宁安,天赐良机,岂能坐失?”

  这小子在地上走了几圈,突然眼睛一亮!

  “爹,咱们不玩粮食了,改从地产下手?”

  文彦博一愣,“这招行吗?”

  “绝对没问题。”文及甫笑道:“土地买卖,最正常不过了,我们想办法把两京的地价炒高,这样一来,地价和粮价叠加……那些做生意的就会处境艰难,甚至维持不下去……而且动土地比较安全,动粮食,王宁安还会说囤积居奇,哄抬物价,可囤积土地朝廷还没有一条法令能管得到!最关键是咱们从土地下手,会得到很多的响应。”

  文彦博想了想,立刻赞道:“对,这京城最大的地主,就是杨家,曹家,潘家,王家一类的将门,他们也要保值财富,肯定要掺和进来。这些人又都是王宁安的盟友,甚至是亲家,老夫倒要看看,他王宁安敢不敢砍自己人一刀?”

  “老爹英明!”

  ……

  治平四年的初秋,增发货币的政策终于落实,王宁安对外宣称,是加印3000万贯,其实他加印了5000万贯,另外的两千万贯,则是拿来购买了铁路债券……因为就在不久之前,他通过新的决策,要在江南修路,同时北方要增加五条铁路,总计要花费10亿贯以上,前期投资就是1亿2000万贯!

  真正大开大合,开始建设,花钱就跟流水似的,以往治理河工,花几百万贯,就算是超级大工程了。

  和现在比起来,简直小巫见大巫。

  为了能让债券顺利发行,户部出资,自己购买自己的债券,将债券价格拉高,然后在发售出去……王宁安把金融游戏玩得异常娴熟。

  而且还下令所有银行,一律将库存金银上缴,解送皇家银行,统一保存。

  各个银行,尤其是西京银行,怨气冲天,好多人去找文彦博哭诉,老文也是无可奈何,老夫不是不想挡,而是挡不住啊!

  “你们大家伙都是聪明人,朝廷不让做了,还能如何!只能俯首听令。我劝大家伙,多看看,多听听,多想想办法,别一棵树上吊死!”

  老文把这些人赶走了。

  这帮人最初都觉得文相公是敷衍之词,可再琢磨一下,多看,多听,看什么啊,听什么啊?

  他们自然而然把报纸找来,重点看了一些文章之后,豁然开朗!

  文相公就是厉害,这是给我们指了一条活路啊!

  随之而来,大量的资金开始涌入股市和期货,粮食期货在短短一个月之内,愣是上涨了两成!

  更让人觉得诡异的是居然找不到文家的金流,相反,文彦博还主动上书,要从河套调粮,以缓解粮价上涨的压力!

  “不怕老货干坏事,就怕老货做好事啊!”

  请收藏:https://m.637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