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89章 杀手锏_重回一把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给你一点信心?

  这要怎么给?

  难不成直接告诉你:我是一个很牛叉的重生者,思维和技术领先这个年代的人起码二十年?

  因为必须保守这个不能言说的秘密,这对余文钢来说确实算是一个小考验,但也不算什么解决不了的难事。

  那就给你吃一颗定心丸吧!

  “我先问你几个问题。”

  余文钢就这么开口了。

  “第一个问题,从应用层面来说,是当学生的更了解这个项目的需求,还是当老师的更了解?”

  “当然是学生。”

  已稍稍冷静下来的张高阳稍稍思索了几秒后,很快就给出了答案。

  他大致明白余文钢这个问题的意思。

  从软件项目开发的角度来说,任何项目的立项,都是基于用户需求的角度而来的,也就是说,只有用户层面有了强烈的应用需求,这个项目才有了立项的价值。

  具体到校园卡这个项目来说,它的存在价值主要是为了给在校师生提供便利的校园消费服务,其中学生的需求是主,教师的需求为次。

  因此,论对这个项目的应用需求了解,当然是当学生的比当老师的更有体会。

  “第二个问题,从技术水平的角度来说,你觉得自己会比咱们院里那些老师差吗?”

  第二个问题又被余文钢抛了出来。

  张高阳又稍稍思索了几秒,回道:“这要看哪一方面了。”

  “就这个项目的开发而言。”

  “那我相信我的水平比院里百分之八十以上的老师都要强。”

  张高阳立即就变得自信了起来。

  他的自信是有理由的。

  正所谓术业有专供,别看电信院的老师中高手如云,可是在计算机应用开发这一块,绝对是年轻老师更有优势。

  原因很简单,那就是电脑技术原本就是一门非常年轻的学科,像现在大火的c++语言、java等面向对象的高级编程语言,问世也才几年时间。

  在学习新东西这方面,当然是年轻人更有优势,因此,别看院里那些资深教授、专家在很多方面都很牛叉,可是在软件编程这一块,还真是未必能比得上年轻老师。

  关于这一点,张高阳自己就深有体会,早在他读硕时,导师所主持的很多项目,凡是涉及到软件编程这一方面,其实大部分都是由他们这些学生来完成,导师大多只是总体负责一下罢了。

  估计这也是骆院长的项目组要招揽年轻老师的重要原因之一。

  “第三个问题,在你看来,要想赢得这个项目的竞争,哪几点是最为关键的?”

  又一个问题被余文钢抛了出来。

  这个问题就稍稍有点难度了。

  这让张高阳不得不细细思索了好一会,这才小心翼翼地说道:“第一,要能很好地满足用户的需求,要具备很好的用户体验。”

  “还有呢?”

  “第二,在技术实现上必须具备一定的

  请收藏:https://m.637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